《陆九渊》一书对陆九渊生平履历和学术思想作了全方位的阐述。他不但讲学布道,奖掖后进,对佛教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创立心学,强调精神的作用,与当时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相抗衡。陆九渊既坚持儒学的真精神,又面向生活、面向生命,提出了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和智慧。
杨简,南宋著名哲学家,心学大师陆九渊高足,世称“慈湖先生”。他继承和发扬了心学,使心学的基本理念和义理趋于完整和成熟,成为陆九渊到王阳明的重要桥梁。本书讲述了杨简的教学实践、社会活动、思想精义、学术贡献等,期望读者能从中读出儒学的精神、心学的精神、杨简的精神,并进而内化到自己的灵魂之中。
《陈亮》讲述了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陈亮一生致力于恢复中原、改革中兴,六诣天阙,作《中兴五论》,提出一系列富民强国、抗金雪耻主张的的政治军事理想。也叙述了他提倡事业功利有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反对空谈道德性命,与朱熹展开“王霸义利之辩”,创立永康学派,使之与金华学派、永嘉学派鼎足为三的学术功绩。
明朝中期,关学得到了中兴,关中出现了一批比较有影响的理学名家。比较著名的以吕柟及三原学派为代表,他们著书讲学,兴办书院,倡导“实学”。吕柟集大成,王恕、马理、杨爵、韩邦奇等推波助澜。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坚持义利统一的观点,摒弃佛老无为思想,主张实践和实用。其中吕柟的理学著作最多,他提出了君臣同心,民者天之心说;认为修身重
国学大师梁启超尝云:“康节先生,以宇宙万有,皆生于心,事事凭空创造,后人无此聪明,故不能传其学”。于此可见梁氏对邵雍的推崇备至和邵子之学不得其传的遗憾。邵雍以其先天之学和击壤之诗名扬后世,成为南宋以来象数易学之宗主和理学诗派的鼻祖。正因为邵雍之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故而四库馆臣谓历代皆重其书。邵雍的着作生前没有得到很好
本丛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国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十大思想家的生平以及他们的思想理念,萃取了他们的人生智慧,力求尽善尽美地将他们的思想特质呈现在世人面前,使之对现代人有所启发。思想家们的思想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甚至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
《理学九帖:以朱子学为圆心的研究》是一部理学研究论著。其中,既有对朱子学哲学概念(如太极)的细致分析,也有对朱子解经文本(如《论语集注》“可与共学”章)的翔实考辨。同时,带着朱子学的问题意识,作者还对邵雍、赵秉文、王阳明等理学人物的思想做了研究。所有这些论文,在前人基础上,对理学研究都不同程度地有所推进。
《变法名相: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1021年-1086年)的生平传记。书中尤其对王安石的变法给以重墨浓彩地描绘。宋神宗即位后,大宋王朝虽然表面上一派繁荣,其实内部已经蕴涵着深刻的矛盾和问题:土地兼并严重,财政赤字出现,税赋沉重民不聊生,边境战争频繁,积贫积弱的局面严重,朝廷内外危机四伏,要求
《近思录(插图版)》与“四书”一起,为中国人所人人必读书目。《近思录》是南宋后了解儒家理学的经典之作,选取内容集中体现了理学的特质,其治学方法、处世之道、修养途径等都值得学习和借鉴。注释尤其是文献来源清晰准确,对深入学习很有帮助。
《清初福建朱子学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视角,将清初福建朱子学与王学、经学、实学等清初学术思想界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或思潮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既注重探讨清初福建朱子学者的义理思想,也对其义理思想之外的其他学术思想与社会政治理论及实践活动予以关注,在回顾、发掘朱熹本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把握了清初福建朱子学的思想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