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黑水城出土文献中拣选与玄奘所传“法相唯识”有关的三部西夏文译本,即《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和《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刊布其录文,用“四行对译法”对西夏文进行了对勘与释读,并利用他校法与本校法,对残损部分的西夏文进行了拟补。将民族文字文献与汉文资料相结合,通过解读这三部具有明确汉文来源的文献,从中总结出一批专有“
月满天心痴迷研究李叔同二十多年,欣赏他的真性情,沉迷于他的大智慧,到处搜集资料和照片,把心血熬成书,还读者一个真性情的李叔同。在作者的笔下,天才神童、风流才子、云水高僧、名门富二代、“渣男”、世间最高尚的人之一、弘一大师、丰子恺的老师,这些身份和标签,犹如风拂花叶,见景见春,层层叠叠出一个令人神往的精神世界。
该书由杭州西湖第一名胜、千年古刹灵隐寺为响应省领导相关指示,为将杭州灵隐寺提升打造成世界名寺而编撰。主编为光泉法师,由长期从事杭州历史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的著名学者仲向平、丁云川先生执笔。作为灵隐书藏系列丛书中的其中一本,该书从毗邻灵隐寺的曾经的名庄和名祠朱庄、蒋祠入手,深入挖掘和详尽梳理了朱庄和蒋祠的历史渊源和现状,
本书是一套关于中国禅宗系列的文献选编,收录了中国禅宗方面的重要史书、语录和清规等文献,邀请国内著名的学者,依据好的版本做了校勘、分段和标点。并且一律改用现在通用的简化字。虽然所收文献的数量不少很大,但在目前公开出版的禅宗著述较少的情况下,这一套丛书的出版一定会给从事佛教禅宗研究的中国哲学、文史研究的学者和广大读者带来不
中国佛教八大宗派有两派——净土宗,禅宗,在江西这块土地上建宗立派,蔚为壮观。净土宗早在东晋时期由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开创,此后衍生出历史上净宗十三祖,门徒广及海外。禅宗与江西的渊源更为深厚,唐代慧能之后南宗禅的“五家七宗”,在江西境内道场林立、名僧云集。沩仰之“仰”即来自宜春仰山,临济宗源头即宜丰黄檗山,曹洞宗则创自宜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宋元华严思想,论述的时间范围是五代宋初到元末明初。之所以以宋元为断代,主要是因为这个时期是宗密以后中国华严思想的个重要发展阶段,华严思想或信仰在当时中国的北方和南方皆有很大影响。在此数百年时间里,虽然有宋、辽、金、西夏等政权并立,但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的华严思想都主要继承唐代华严宗祖师的思想学说,特别
为了让华语世界的人们全面了解佛法大意,杭州佛学院和杭州灵隐寺依据缅甸第六次结集版的巴利藏经开启了译经大业的端绪。鉴于缅甸版更为精准、具有更高的权威性,故而此前以及本次翻译均以缅甸版为底本。根据缅甸版,《有偈篇》共包含十一个相应,内含经文271部,其中,前十个相应的246部经由慧音翻译,第十一相应的25部经由慧观翻译。
“中华传统文化精粹”丛书曾经影响了几代英语和中华文化学习者、爱好者,深受读者的喜爱,《六祖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之一,简称《坛经》,其思想对禅宗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华传统精粹·六祖坛经(英汉双语)所用版本乃是曹溪南华禅寺珍藏明代木刻版《六祖坛经》,由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根据古本校勘,泰仓禅师刻印,近现代禅门泰斗虚
本书是一部古籍整理。本书是以净土经典为主的系列文献,通过甄选常读常诵的经典,整理校对、集成一套,以满足大众的需求。《梵网经菩萨戒本》(永乐北藏版),是大乘佛教菩萨戒律之一,鸠摩罗什译,并依之为一批弟子授戒,盖为华夏传授菩萨戒之始。僧肇法师誉之为“万法之玄宗,众经之要旨,大圣开物之真模,行者阶道之正路”。普通大众读之可明
《净土日诵集要: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一部古籍整理图书。《净土日诵集要》系列图书,是以净土经典为主的系列文献,通过甄选常读常诵的经典,整理校对、集成一套,以满足大众的需求。《地藏菩萨本愿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传诵较广,受到广大信众重视,共二卷,唐实叉难陀译,本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