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双语作家之一。从符号学视角来看,纳博科夫的创作与其他任何文学经典一样,无论是出于哪一种角度的解读,都无法穷尽其全部意义。以符号学,主要是巴赫金以对话性和狂欢化思维为核心的符号学理论助力纳博科夫创作研究,将文学文本视为可被无限阐释和拓展的艺术空间,不断发掘文本意义衍生
是一部融自我成长、惊险小说、冒险故事于一体经典巨著。在秘鲁雨林中发现了一部写于公元前600年的古老手稿,其预言人类在历史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将循序掌握九个历史规律,并在第三个千禧年,迈入一个高度开发的地球文化圣境。不过这部影响深远的手稿,却因为威胁旧有权势,而为当时政治、文化界所不容,被深埋。主人公在机缘中卷入纷争,担负
本书是研究英美诗歌结构艺术的学术著作。本书以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为理论框架,从体裁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四种自由诗诗性的表现方式;从视觉的角度出发,论证了形式即内容的形式主义主张;从逻辑的角度出发,总结了诗歌内在的结构范式;从诗歌传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结构破格的特征与成因;从主题的角度出发,归纳了象征与意象的种类及特点。
田纳西·威廉斯以美国南方为背景,用诗歌般的语言塑造了许多充满悲剧色彩的南方淑女形象。对威廉斯来说,文学创作是一种逃避现实、超越时间的方式,他笔下的南方淑女同样选择了诗意的想象,试图挽留时间的脚步,构建理想的世界。笔者以威廉斯剧作中的南方淑女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怀旧、异化、表演性、生存美学等文化视角,揭示她们在现代社会
著名女作家李黎几十年来行走在世界各地,一直都带着文艺的眼光来审视旅地,或与文化老人做实际的交往,或与已故作家、电影导演做心灵的对话。在她的生命中,这些有过重要交集的对象,无论时空如何改变,都在这初访或重访的过程中,激起她的遐思与共鸣。十步之内有芳草,万里天涯觅回声。在一个个文学和电影的现场中,李黎倾情分享她瞻仪聆音时的
本书共收录论文30篇,是国内学者对于美国亚裔文学(华裔文学除外)的部分研究成果。涉及多个族裔分支,涵盖了美国日裔文学、美国韩裔文学、美国印度裔文学、美国菲律宾裔文学和美国越南裔文学,是对美国亚裔文学研究的整体性体现。
《莎士比亚公司》是创办者比奇小姐的回忆录,书中不仅讲述了书店经营中的欢乐、悲伤、成就、遗憾和与很多知名作家、艺术家交往的细节,也记录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化和社会变迁。比奇小姐以率直风趣的文笔,将繁华热闹的巴黎左岸风景徐徐展开:乔伊斯禁书《尤利西斯》的出版盛况;安塞尔《机械芭蕾》的疯狂演出;海明威解放剧院街的神勇英姿;
《失败笔记本》是阿根廷电影编剧尼古拉斯?迦科波恩的小说处女作。整部小说以巴勃罗偷写日记的形式,描述了主人公被绑架七年、关在地下室创作电影剧本的经历,毫不留情地直击创作背后的平庸日常与苦痛疯狂。
本书女主角萨拉·加拉格尔是一个被领养的孩子,她的家庭生活并不理想。萨拉一直都想找到她的亲生父母,自己为什么会被抛弃这个问题一直刺痛着她。几个月后,萨拉找到了她的生母——但母亲却恐惧地拒绝与她见面。接着,她发现了一个极其可怕的真相:她的母亲是从一个几十年来每个夏天都杀害女性的杀手手中逃脱的唯一幸存者。萨拉很快意识到,比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