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由三十四篇游记组成,附名人诗一百六十一首。此书将当时济南的风景名胜逐一考察后如实著录。记述以泉、湖、山等为主要内容,兼及中山公园、民政厅花园、省立民众教育馆、省图书馆、闵子祠、小清河等。关于泉水的描写,有《济南七十二泉记》,以及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金线泉、古金虎泉、琵琶泉、玛瑙泉、南珍珠泉、任泉等的游记十篇。
大河东流,鸿蒙造化。滋养远古人类、开创中华文明,成就瀚海金湾、孕育古都北京。永定河,是一条非凡的河流。本书共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上篇《雪泥鸿爪》按照时间顺序,以沿河行走所经过地域线性铺开,主要是作者的一些见闻、随想和感受;中篇《在河之洲》从永定河的历史发源、对北京城的影响和作用、永定河的水利灌溉、漕运价值、治水历程
《长白文库》从大文化的角度,对吉林文化的科学内涵、典型形态、各文化领域的成就、历史演变、精神特质、现实价值进行研究探索;进而通过人物评传、文献提要、大事编年等形式来总结、整理和体现吉林的地域文化;然后选取最具代表性、可视性的方面加以展示和再现,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本书是作者李健才关于中国东北史地的研究的续集,是继《东北
本书为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大运河文化的影像建构与国际化传播研究(1949-2019)》的主要成果之一。本书致力于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大运河文化影像建构历程予以系统性总结和阐述,以兼容并蓄的视角,审视大运河文化在“大运河早期图像与西方文化想象”“知识分子介入与运河影像类型化传播”“大运河申遗语境与影像叙事的
这是一本关于东钱湖步道的旅游导览图书,简要介绍了宁波东钱湖步道的建设概况、线路布局、路线相关信息以及登山基本常识和步道附近的服务资讯等。全书共分为使用介绍、步道概述、路线介绍、登山健行常识、步道资讯等五部分,并提供了丰富的步道路线图及高程图等。全书梳理了东钱湖步道的路线分布,并选取了重复路段较少的15条单环线和2条连接
本书是在2006年出版的《沂沐泗河览胜》、2013年出版的《走读大淮河》之后,又对淮河干流北部大于1万平方千米的洪河、颍河、涡河、怀洪新河以及新汴河、濉河大支流水系所作的记述。本书内容采用郦道元作《水经注》体例,以河道水系为线索,从上游源头,到下游入淮口,如同导游员一样,边走边讲述。此书融水利与地域文化于一体。读者可从
佛教造像是五台山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五台山历史遗存实际,本书所收录“塑像”,主要指包括泥质彩绘及木雕、石雕、夹苎等其它材质在内的三维寺院造像。本书分:唐宋金元卷、明清民国卷两册,共收录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五台山有代表性及重要遗产价值的塑像图1140幅左右,所汇存塑像每尊像除有其正面高清图外,一部分塑
总书记在考察我区时提出的“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殷切期望,世人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内蒙古,越来越多的人想深入、系统地了解内蒙古。于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内蒙古成了新的旅游热点,人们希望了解内蒙古各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我们也迫切希望通过多种形式把自己宣传、介绍出去,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现如今,我们需要一套
《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图典》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的整理与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共同编纂。该书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数万件涉及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历史的珍贵档案中,甄选档案400余组进行深入解读,梳理重要历史节点和相关史实,配以相关舆图、文物、历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