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赋论整理研究”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历代赋学文献考”成果。本书以时代为纲,以类别为目,全面考察、评介历代赋学文献近千种(含有部分亡佚或残缺文献)。首先将历代赋学文献划分为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含辽金)、元明、清代凡五个历史时期。每一历史时期
《中国古代小说序跋研究》以中国古代小说序跋为研究对象,以古代小说序跋的本体研究与个案研究作为重点,探寻了古代对于小说创作与接受的态度,透视了小说观念的分段演进,梳理了古代小说序跋对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贡献。具体来说,该书对小说序跋所记录的小说搜集、整理、修改、成书的创作过程,对小说作者的生平和小说创作的缘起,对当时及后来
明清通俗小说的雅化也就是文人化,具体来说就是作家队伍的精英化,作家主体意识的自我化,审美趣味的高雅化,创作构思的精致化,艺术结构的网状化,作品叙事的诗意化,语言表达的文雅化。明清通俗小说的雅化关涉诸多方面,概而言之,它与文化政策有关,与文化间的矛盾运动有关,与文人生存境遇有关,与文人的心理变化有关,与文学自身的嬗变规律
汤显祖戏曲文本的叙事主题立意深邃、叙事策略精巧细密、叙事方式多样繁复。五部戏曲作品中的隐含作者综合运用了多种独具特色的叙事手段,打造出中国古典戏曲文学叙事的巅峰之作。《汤显祖戏曲文本叙事研究》一书分七章,分别探讨了汤显祖五部戏曲文本的叙事主题、人物塑造、叙事策略、梦叙事、叙事时间、空间叙事、听觉叙事等问题。作者在书中大
本书为研究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理论专著,全书分析了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起源、发展的文学生态环境及社会历史环境的特点,结合具体实例,引用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家的相关作品,从文学、心理学、哲学等多角度分析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发生、发展过程,详细阐述了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源发背景、小说观念、主题意蕴
本精选文集遵循红学学科结构的内在逻辑,以作者家世、版本成书、思想与艺术、人物、红学史为五个单元,从《红楼梦学刊》办刊40年发表的4000余篇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展示红学发展的历程,这次编选的文集是从事红学研究的阶梯,彰显了学术规范,是红学研究者和《红楼梦》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范晔及其史传文学
“临川四梦”不仅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伟大经典,而且是中国古代梦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夜明珠,400年来静静地闪烁着人类认知智慧的熠熠光华。作者从梦学角度探讨“临川四梦”,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汤显祖梦戏;二、汤显祖情结;三、汤显祖梦戏路线图;四、汤显祖梦戏特色;五、汤显祖梦学理念,整部作品深入浅出,其探讨的也是汤学研
本书按照情感和场景分为登高、怀古、忧愤、喜悦等十二个单元,每篇包含两个基本模块:原文、导读,除《长恨歌》《琵琶行》两首外,每首都有译文,部分篇目有注释或延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