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10卷)作为“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中的重要子课题之一,将系统展示呼伦贝尔地区的民族文物考古成果,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揭示包括蒙古族在内的森林草原民族的生产、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为学术研究奠定基础,同时能够起到宣传与普及森林草原民族历史文化知识的作用,丰富和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本书为2016年国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书中收录的条目均为元以来体现历代中央政府治理西藏、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文物,数量大约在200件套左右,种类包括圣旨、册印、公文、信函奏疏等等;采取的形式是文主图辅,以图配藏汉双语,图文并茂,在交代每件文物基本属性的同时,介绍其历史背景,分析其历史意义,为历代中央政府
中国古代玻璃研究
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朋友走进三星堆、了解三星堆,本书由三星堆博物馆学术研究部部长吴维羲主编,内容丰富,介绍了三星堆遗址的发掘过程,通过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文物,解开了已经消失的古蜀国的神秘面纱,并配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图片,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是一本兼具科普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图书。
《首都博物馆藏敦煌文书》是首都博物馆所藏敦煌文书的第一次完整刊布,全十册,附总目录、总图录二册。八开原大四色影印。共收录敦煌写卷88卷,为梁玉书、周肇祥、龚钊、陈垣、黄锡蕃等人旧藏珍本,极富学术价值。如《八菩萨四弘誓咒经》世无传本,《佛说八相如来成道经讲经文》是敦煌讲经文变文研究的重要资料,《八大人觉经》未见于其他单位
本书以实地考察照片为主,具有较高的学术创新价值;编制《五代十国遗迹汇编》图册,可成为权威性的学术研究基础资料,并为后续的相关历史文化价值的深度发掘工作打好基础;通过与全国范围内五代十国遗迹的横向观察对比,有利于针对性的提升相关的大遗址研究保护工作水平。
本书刊发考古简报4篇,公布了重庆市云阳县丝栗包遗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古尔沟摩崖造像、重庆市江津区石佛寺遗址和昭通市盐津县豆沙关悬棺的考古新资料;收录论文10篇,分别对探方方法在中国田野考古的采纳与演变、东南亚大陆的“T”字形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书内容涵盖甲骨文考释及利用甲骨文研究商周历史,商周青铜器及铭文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玺印、陶文、帛书、简牍,以及群经诸子、碑刻写本等的文字考释、句读厘订、史料订补及辨正名物制度等。
本书辑录并点校福建漳州地区自唐代至民国的内容或背景与宗教有关的碑铭1771通,其中八成以上都是编者30多年来带领几代师生上山下乡、走村串庙访得的一手史料,实物正在遭受自然风化或人为破坏而陆续消亡,内容涉及儒释道、祖宗崇拜、圣贤崇拜、丰功伟烈/名宦乡贤/忠孝节义祭祀、鬼神巫蛊、天人感应、风水学说等,切入传统中国政教和民俗
本书是对《里耶秦简[贰]》(湖南省考古所整理,文物出版社2017年版)中所公布的湖南里耶古城1号井发掘的第九层3423枚秦简牍资料的再整理和研究。在原整理者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缀合残片、完善释文等工作,新释、改释文字400余字,新增缀合50余条,并对全部释文施加标点和注释,形成了一个方便各相关学科学者利用的基础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