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采用了与传统史学不尽相同的研究理路和技术路线,得出了不同的历史结论。《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认为应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发展角度综合分析文明初始时期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后运用现代知识断代远古史。《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力图还原中华初始文明发祥地昆仑丘的本原本貌,从多角度研
本书分为简帛医籍研究、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简帛文献外译三部分,收录《汉简帛医书字词考释四则》《老官山178简考辨》《武威出土西夏文医方文书载第三方新探》等文章。
本书精心遴选了60余篇论文,汇集考古、历史、法律、古文字、书法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数十年来对青川木牍的整理和研究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木牍研究的现状和水平。这些论著试图多角度,跨学科再现两千年前的那段历史,仿佛这片木牍的每一个文字都跳动着那个时代的韵律,流淌着那个时代的血液,让人们穿越时空目睹着先民们生活的场景。
《秦始皇帝陵一号兵马俑陪葬坑发掘报告(2009~2011年)》是秦始皇帝陵一号兵马俑陪葬坑第三次正式发掘的考古报告。它为进一步认识秦始皇帝陵兵马俑陪葬坑的修建、损毁、性质及相关器用制度、工艺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中国护佛神将造像是佛教造像中形式丰富、变化奇幻的一大种类。护佛神将是佛门的警卫部队,他们的职责是保护佛祖、佛法,使佛门的正常秩序得以运转。值得一提的是护法神将不仅充当守护佛教的职责,还负责保护众生,具有消除灾难、增强收益、敬老爱幼、降伏鬼魔等四种济世功德。因此,护佛神将在佛教造像中是绝不可少的角色。
本书是《京华通览》的一个分册。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周口店猿人遗址的基本情况、地理环境、发掘历程、文物遗存、遗址价值等内容。全书图文并茂,文字生动活泼,详细地为读者介绍了周口店猿人遗址的发展过程及保护现状,是了解周口店遗址的一本文化读物。
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遗址是中国古代山城防御建筑的典范。钓鱼城依靠“山、水、地、城、军、民”六位一体的城池防御体系和守城将领的军事谋略,在残酷的宋蒙战争中坚守36年,创造了世界古代军事奇迹,最终以和平方式结束战争,突出体现了“人为本”“民为贵”的东方普遍人文价值。更为难得的是,钓鱼城遗产和环境保存完好,真实性和完整性程度较
本书属于人文社會科學項目(10XJC740002),主要研究了《居延新简》中的高频词语和疑难词语以及文字使用情况。靠前章是绪论部分,包括研究材料和已有研究状况概述,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说明;第二章是文字研究,包括《居延新简》用字调查,《居延新简》与《说文解字》用字比较,试论《居延新简》的辞书学价值;第三章是《
《曲阜儒家碑刻文献辑录》是杨朝明先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曲阜儒家石刻文献集成”的中期成果。第4辑收录碑刻100余种,涉及历朝历代,有祭孔碑、拜谒碑、墓志铭等,对于疑难字句有所注释,而且研究了碑中涉及的历史问题与儒学问题,给学界提供一个可靠的文本的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研究视角与参照。
本书据清宣统元年刊本影印,全书含陶斋臧石记四十四卷与陶斋臧砖记两卷。编纂者为晚清大收藏家、金石学家端方,他将所藏的碑刻、泉范、墓志等汇集成编,考证详尽,罗列赅备。每件器物标注尺寸,铭文及释文,后附考证文字。考证内容不仅广采旧说外,亦多心得,发前人之所未发,是一部难得的金石学著作。后附《陶斋臧砖记》二卷,主要收录端方所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