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完成《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本底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以公开出版专著为重要成果。书中对该保护区的地质地貌、地质分类、植被大致分类作粗略的介绍,重点放在对陆生脊椎动物的介绍,介绍动物种数统计、分类,介绍其体表特征和坚定性特征,叙述其保护等级,繁殖特点,分布范围。旨在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有的
本书基于历年来鄱阳湖水域调查的鱼类标本,对鄱阳湖青鱼、草鱼、鲢、鳙、鳜、翘嘴鲌、三角鲂、长春鳊、团头鲂、鲤、鲫等100余种鱼类进行原色拍照和骨骼CT扫描,获得鄱阳湖鱼类影像图谱,并对物种的形态特征、分布、生态习性等方面做了简述。本书同时附有多个二维码视频,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看到多种鱼类骨骼立体影像视频,极其珍贵。
《中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生存状况评估报告**辑》为《中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生存状况评估报告》的**辑,分为灵长类动物和药用兰科植物两部分。灵长类动物部分收录了截至2022年8月在我国有确定分布记录的3科8属28种灵长类动物,记录了这些物种的分布范围、种群数量、栖息地现状与生存影响因素等信息,并对在世界分布的物种进行了IUC
《渤海底栖动物常见种形态分类图谱》是在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我国近海常见底栖动物分类鉴定与信息提取及应用研究”的资助下完成的“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多样性丛书”之一,是一本能为渤海底栖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生态系统监测提供基础资料的工具书。《渤海底栖动物常见种形态分类图谱》图文并茂,共包括12门151科260种常见底栖动物。
《听,植物有话说》 《探访海洋大白鲨》 《天文学的故事》 《你好,国风熊描》 《味道大揭秘》 《与想象中的考古不一样》 《神奇的大脑》 《原来你是这样的动物》
全书正文共分为十二个章节:1.人类塑造的世界中鸟类的益处;2.变化世界中的鸟类;3.保护我们周围的鸟类:波兰等城市是如何培育不太可能出现的鸟类和猫爱好者联盟;4.回家:鼓舞人心的工作——从伦敦到匹兹堡为迁徙雨燕腾出空间;5.取代消失栖息地:凤凰城穴居猫头鹰的故事和城市搬迁的努力;6.垂直鸟城:新加坡,犀鸟和其他地方;7
在被藏族人民称为“雪域”的青藏高原的腹地及其边缘地区,栖息着全世界种类最多的大型食肉动物。这里不但有巍峨高耸的冰川和雪峰、星罗棋布的湖泊与沼泽,还有生机盎然的草甸和草原、蜿蜒穿行的江河溪流,以及森林、灌丛、裸岩和荒漠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得这片土地成为众多野生动物的家园。雪域藏人
第一章神秘的藏鹀 1902年前后,前苏俄军官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PyotrKuzmichKozlov,1863-1935)在中国西藏昌都地区采集鸟类标本并带回俄国。1904年,俄国鸟类学家瓦伦丁·比安奇(ValentinLvovichBianchi,1857-1920)根据科兹洛夫带回的标本描述了鸟类新种——藏鹀
本书是一本充满妙趣的科普绘本,它带领孩子们走进神秘的野生世界,开启一场令人兴奋的“熊乡”探险。孩子们将跟随书中的主人公穿越冰雪覆盖的山脉、沙漠、森林和河流,拜访世界上现存的8种熊,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食物、独特的技能以及家庭生活。在这个充满奇妙的旅程中,孩子们将有机会观察能的生活习性,发现它们各自的独特之处。不仅如此,
本书从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中,萃取出古人养猫相关的诸多掌故、传说、诗词、绘画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叙述,古今参照,在保证引用资料精确严谨的同时,调以现代语言的幽默和时尚,以达到亦庄亦谐,雅俗共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