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学概论》主要是对华严宗(学)进行概论性介绍。书中按历史、人物、典籍、思想的分类,将整篇教材分为四个篇幅:由历史,明华严学之来处;由人物,知华严学之传承;由典籍,解华严学之所依;由思想,达华严学之旨趣。从而使读者了解并掌握华严宗及华严学的发展历史;了解并熟悉华严宗祖师人物及与华严宗发展密切相关人物的生平、思想;了解
本年谱记载了谱主弘一大师李叔同一生的事迹。该书首版于1944年,由中日文化协会上海分会铅印出版,1992年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了该书修订版即《新谱》。修订版订正了首版中的不少史实和文字错误,并在内容上做了较大增补与充实。该书条理清晰,内容详实,出版后在文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了解李叔同生平事迹及相关历史真实情况的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指导,参考《格登·洛桑华丹传》等一手资料,全面研究其人:以其书信文献中涉及的相关人物传记和社会背景作为切入点,运用田野调查、文献学、文本解读和文学鉴赏等研究方法,从五大章节对作者的书信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法界宝藏论》是元代佛学家隆钦冉坚所作。该论行文磅礴,内容宏大,是藏传佛教宁玛派教理、教法、窍诀所依据的根本大典。本次出版的文本是佛学家丹贝旺旭对《法界宝藏论》所作之注疏的汉文译本。此注疏为自《法界宝藏论》问世以来,佛学界所公认的最为详尽的注疏。本书采用藏汉对照方式,一套五卷,其中第一卷为《法界宝藏论》本论,第二卷至第
认识他人难,认识自己,更难。在生活或工作中,每个人或多或少会陷入这样的困惑:我是谁?我为何会成为今天的我?我该往哪里去?……碧特莱斯的《九型人格完整版》,为我们认知自我性格、实现心灵成长,提供了一张清晰的导览地图。它深入而全面地解析了九大性格主型、二十七种副型的特质和运作模式,揭示隐藏在大相径庭性格之下的深层动机和形成
本书通过时尚女主编徐巍和禅者林谷芳的问答和对谈,向大众读者阐释禅的真意,抛开对禅的误解,探寻禅与爱情、亲情、友情之间的关系,并用禅来阐释个人成长、自我认知、生命境界、周边环境等各式生活中的问题。以时尚女主编叩问禅师的方式,从极具普遍性的俗事烦扰、生命困惑切入,用通俗易懂的表述,勾画如何以禅之智慧,修得红尘中的自主。
本书是成寻渡海入宋所写日记,共八卷十一万余字,记录其于1072年搭乘商人船只入宋,巡礼天台山、五台山等地,并前往开封,后返回明州的经历。1073年,成寻命弟子携带所求佛经等返回日本,日记亦此时带回。其中所记内容,涉及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史料价值非凡。
1866年,近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杨仁山居士(18371911)刻成《净土四经》,标志着金陵刻经处的创立,其刻版印经事业一直延续至今;经过欧阳竟无(18711943)、吕澂(18961989)等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已成为海内外闻名的文化机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雕版印刷技艺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非物质文
本书被公认为是有关玄奘生平之著作的杰作,是了解和研究玄奘大师的书。杨廷福先生自述:这部年谱属笔于一九五九年,笔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于一九六五年。十年浩劫,幸存天壤。本书体例:每一年(600664)下分谱主事略和有关人物与大事;文献、注释等,采用小字夹注的形式。本书不仅对玄奘大师的求学、西行、翻译、讲学、师承、学问等
本书是对敦煌草书写卷《法华玄赞》卷五进行释录、校勘。《法华玄赞》由窥基撰写,从法相唯识学立场解释《法华经》。文中主要援引世亲所作《法华论》,此外还引用《瑜伽论》、《摄大乘论》、《辨中边论》、《大智度论》等唯识学论著,并广泛征引《大般若经》、《华严经》等经书。在注解时并征引《说文》、《切韵》、《玉篇》等唐前字书,对汉译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