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化读本》是著者在大学讲授“周易文化”课程的讲稿基础上系统整理的一个成果。《周易》同中国古代其他经典的大区别在于它是“学”与“术”的结合,“易学”部分是它的精华所在,“易术”部分是它的有机构成,“术”里面有精华,也有糟粕。知“学”不知“术”,失之片面;知“术”不知“学”,拾小而失大。对于我们,既要了解《周易》义理
孔子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人物之一。有关介绍孔子故事的图书许许多多,但本书《孔子的故事》与众不同,其一通俗易懂,其二形象生动,其三忠于原典。全书精编了国人应该了解的一百余则经典故事,分“圣人之后”、“多能少年”、“千秋学人”、“仁人志士”、“私学开创”、“高山仰止”六部分,把孔子栩栩如生的面影和深邃丰富的思想表述在故事的字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大学·中庸》特点:一、选目精当。入选这套文库的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历经时间的积淀和考验。如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旨在培养优良家风、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之称的《颜氏家训》,等等。二、注重实用。这套文库收录的经典图书,参照了教育部颁发的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
在研读庄子的《齐物论》以前,开篇就引用了庄子的几段话,并不是想证明什么,只是想说解读古人的著作是无圭臬可寻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解读都可能打开我们的心智,让我们可以浮想联翩地探索古人著作中的奥妙。但是,古人的智慧和学问是不能用今天我们的一般常识和思想去解读的。那么,在研究古人经典著作时,我建议尽量把精力放在原典中,按自己的
《说儒》由我和杨名先生共同完成,他负责先秦至南北朝,我负责隋唐至现代。由于篇幅过长,就决定分册出版。杨名先生的那部分已经以《说儒》(先秦—魏晋南北朝)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对儒学争论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翻阅此书。在“说儒”问题上,本书难免有所遗漏和不足,这既有学识疏浅的原因,也有角度不同的问题,请读者宽宥。同时,
《老子》书之作者及成书年代,为历来中国思想学术界一大“悬案”。旧说老子在孔子前,近代学人梁任公批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乃主老子书出孔子后。顾颉刚、冯友兰两人从其说,主老子在庄子前。钱穆的作品系列之一——《庄老通辨》,作者本着孟子所谓“求知其人,而追论其世”之意旨,梳理了道家思想乃至先秦思想史中各家各派之相互影响、传承
本书为20世纪易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对研究学习《周易》提出了许多卓有见解的观点,出版价值高。
《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丛书:道法自然论:《道德经》通解》以楼正本《道德经》为底本,并与其他版本进行认真校勘,在保证《道德经》原文可靠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对历史、社会、人生乃至个人德性与身心调养的深切认知与体会,对《道德经》进行了充满哲理的解读。《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丛书:道法自然论:《道德经》通解》是一部以《道德经》为依
本书原名为《孔学新语》,是由南师怀瑾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对少数学子的讲解整理而成,只讲解了《论语》的前六篇,因念及时下青年学子阅读习惯尚简,并为初学之方便计,南师弟子刘雨虹等,将此书文句略加口语化,并将书名改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期能为年轻一代,略开易入之门。
《鬼谷子》是一部集纵横家、兵家、道家、仙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权谋理论著作,主要内容包括:经典再现、为人处世、管理谋略、商战博弈、职场之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