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资助项目之一。燕地大体指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地区。为战国时期燕(匽)国极盛时所占领之地,秦汉时期于此一地区置广阳国(燕国)、涿郡、渤海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本书以《汉书地理志》为准,就此一地区所置134座郡(王国都)县(侯国)城的地理方位、形制布局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2016年至2017年,为了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落实习总书记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指示,以及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支持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内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工作。完成勘探面积440余万平方米,发掘面积9.9万平方米。发现汉代城址一座(路县故城)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湖北省郧县刘湾遗址在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书中分别就该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周代、汉代、宋代及明清时期的遗存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动物学等学科,重点总结了刘湾遗址各阶段的文化特点,是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一部综合性考古发掘报告,对研究鄂西北古代文化发展历程补充了材料,具较高的学术
河北隆尧石刻
《关中石刻文字新编》是清代学者毛凤枝所辑的一部金石学著作,全书收錄了关中地区汉魏以迄隋唐的石刻资料一百六十多种,是研究关中石刻文献的必备书之一。本书首先对毛书进行了点校整理,在此基础上又广泛收集了毛氏所辑石刻资料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汇考为目逐一编次。其次,全书还包括了整理者对具体石刻资料所做的讨论,以按语的形式附于末尾。
《中国考古学年鉴2017》收录了该年度中国考古学研究、考古文物新发现、学术动态、考古教学、考古学文献资料目录等资料。时代上迄旧石器时代晚期,下至明清时期,是适合广大文物工作者和爱好者阅读的年鉴类工具书。
本书内容包括:“陶熔鼓铸——夏商周陶器”“陶情遣性——秦汉隋唐陶器”“陶白富埒——宋元明清陶器”。
本书包括“玉之起源——新石器时期玉文化”“礼玉礼用——夏商周玉文化”“玉堂金马——秦汉隋唐玉文化”“玉国之盛——宋元明清玉文化”等内容。
本书包括“瓷之源起——商周原始瓷器”“瓷成精品——秦汉时期瓷器”“瓷韵玉质——隋唐时期瓷器”“瓷国气象——宋元明清瓷器”等内容。
本书包括“金银之源——夏商两周金银器”“金银生辉——秦汉魏晋金银器”“金碧辉煌——隋唐五代金银器”“金银满堂——宋元明清金银器”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