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同治九年(1870)《涪州志》为底本进行标点、简体整理,主要与蓝勇主编《稀见重庆地方文献汇点》(下)互为参证,同时兼及康熙《重庆府涪州志》、乾隆《涪州志》、道光《涪州志》、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整理工作主要关注有四,其一是标点短句;其二是记载异文;其三人物史迹;其四反映前辈、时贤成果。
本书以民国十七年(1928年)由王鉴清、施纪云等人修纂,重庆都邮街德新公司代印的原刊《涪陵县续修涪州志》(附民国纪事一卷)为底本进行标点、简体整理。在充分尊重历史,保留原貌,保全文化信息的基础上,以便于今代读者直接阅读、引用,更好地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为目的。规范化的同时,又不乏灵活性。
《太昆先哲遗书》,又名《太昆先哲遗书首集》,俞庆恩编辑并刊印。本书编辑始于民国十六年(1927),民国二十年全部刊刻完毕,俞氏本来有意刊刻续集,却在刊刻完成前的一年病逝,未能如愿。本书收录的都是江苏太仓、昆山两地先贤的著作,共收录九种书,《从先维俗议》《吴梅村先生编年诗笺注》《爱莲居诗钞》《浣花庐诗钞赋钞》《学庸讲义》
《溁湾古韵》是一部有关长沙市岳麓区一个叫溁湾镇的前世今生的地域文化图书。全书分古镇溁湾、商贸溁湾、人文溁湾、红色溁湾、诗词溁湾五个章节,反映溁湾镇悠远流长的历史文脉,记录溁湾镇社会变迁中的经典传承,展示溁湾镇改革建设中的蓬勃姿态。溁湾镇,自古就是商业、文化繁华之地,长沙河西传统商业、文化中心。这种以文化的视角来聚焦一个
《新疆通史》是自治区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包括三部分:主体工程、基础工程和辅助工程。主体工程又分为三个部分,即十四卷十六册正文,《新疆通史·图录》和《新疆通史资料简编》;基础工程主要是整理有关新疆历史的档案、古籍文献,包括波斯文、阿拉伯文和少数民族文字的文献;辅助工程就是通过立项的方式,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对新疆历史
整村调查是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百县千村人口流动调研与数据库建设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2019年是项目实施的第三个年度,本报告是基于此次调研收集的信息由各调研组编写的专题研究成果汇总。中原发展研究院组织整村调查并不是仅仅关注当前农村人口流动的情况,同时也希望记录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及居住空间结构已经发生或
《巴蜀旧影:百年前一个日本人的巴蜀行纪》是清末四川高等学堂日文教师山川早水在川游历期间撰写的日记,记录了沿途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社会交往等,重现了百午前的巴蜀大地。《巴蜀旧影:百年前一个日本人的巴蜀行纪》收录了百余幅经典老照片,读来趣味横生,让今人恍如走进了百午前的巴蜀生活。让人惊叹的是,即使经历了百午时光,你仍会发
北京史研究会与首都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北京历史文化科普讲座自2003年举办至今,已成为北京社会科学普及活动的一个重要品牌,同时也成为北京城不可缺少的一道文化大餐。我们精选其中听众反响强烈、通俗易懂、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专题集结成书。该系列已出版五集,本集从生态文明北京、长安街建设规划等新颖的视角带读者走进北京城,重
本书以口述史形式记录了澳门路环岛近百年的变迁,其中包括渔业、人口、商业、教育、信仰、民俗等,书稿中的受访者为路环岛各行业人物,他们亲历了路环岛的发展、繁荣和转型,通过口述为读者展现了路环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苏州人文荟萃,建城已有2000多年历史。对苏州的文脉作一些梳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本书以历史进程为经,分为10大板块,每个板块下以具体历史人物1-2人为篇,演绎其事迹、趣闻、传说、诗文绘画等,从而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全面了解苏州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