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研究年鉴.2013-2014》是反映有关民族问题研究年度性进展情况的工具书。2013-2014年卷由7个栏目组成。学科进展反映2013-2014年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学与人类学、民族语言、民族教育、影视人类学、语音学与计算语言学、民族古文字古文献等学科的研究概况和评价;特约稿件反映民族问题研究领
《中国城市公共安全感调查报告》系统地对全国城市公共安全感状况进行细致、完整、科学地剖析,既完整展示了全国31个省市安全感状态,又提出较合理的城市安全发展建议,为理论界提供了一本较高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论著。全书约30万字,完整地分析了全国城市公共安全感状况与对策。调查报告每年一版,本书为2018版,书中数据在2017年
本研究利用德尔非法(Delphi)构建了G2C人资局网站评比的专家指标,并进一步利用层级分析法(AHP)计算出指标的权重。接着整理文献中有关G2C网站评鉴的指标,构建了调查问卷并对四个城市的民众进行使用满意度调查,其调查结果与专家指标评鉴的结果一致。*后本研究针对满意度*的城市进行IPA矩阵分析,提出该城市当前在G2C
该刊注重跨学科理论框架,风险、灾害、危机既代表了不同的学科传统、研究范式,也代表了从风险到危机转化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因此,我们将刊物取名为风险灾害危机研究。这既代表了我们倡导跨学科研究的学术理想,也表明了我们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的办刊理念。因此,我们欢迎任何学科关于风险、灾害、危机的研究,只要研究符合社会科学的学术规范。
*书记指出: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本书以根魂梦为主线,采用文献学、历史学等多维视野,图文并茂地从中华文化传播、和平统一活动、经济建设等方面深刻揭示华侨华人与中国改革开放的互动关系,阐述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侨
自2011年首届全国公安院校警察法学教育论坛在江西井冈山举行以来,迄今已经举办了六届。全国35所公安院校中从事法学教育以及警察法学学科建设研究的代表定期齐聚一堂,根据当前警察职业化教育的特点每年确定不同主题,围绕如何更好地加强和完善警察法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公安专门人才进行探讨与交流。建立论坛的意义在于:一是依托中国警
邵培樟著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研究--基于治理现代化与法治化视阈》一书对慈善事业发展机制的定义、慈善事业发展机制的体系构建与运行机理等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对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四大机制,即慈善法律与政策保障机制、慈善组织培育与孵化机制、慈善行为规制与监管机制、慈善文化培育与弘扬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整个研究过程
本书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依照创新型、真实性、实效性与可持续性标准进行案例遴选,重点反映2017年地方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实践创新、做法和措施共遴选创新社会治理案例38个,本书根据内容,设立综合篇、公共服务与公共安全篇、大数据与互联网+篇、社会力量参与篇、基层民主协商篇、城市社区治理篇、
《行政区划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完善了管理原则,规范了管理程序,细化了管理制度,强化了管理责任。《条例》的公布施行,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加强行政区划管理的重大决策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中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大议题。本书对转型期中国城市中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特别是对外来人口的邻里交往、社会参与、居住稳定性、居住满意度和融合的关系、定居意愿、融合的需求,以及城中村的社会融合做了深入研究。作为跨学科的城市研究,本书的特色在于将制度层面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