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第十一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收入近年来吴语研究的重要论文33篇,分为语音与音系;词汇、语法及吴语史;社会语言学与语言应用三部分。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吴方言音系描述、吴方言语音演变、吴方言词汇和吴方言语法的变异与变化研究、吴方言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吴方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吴方言语音和声调的研究、吴方言的地
晚清民国时期是有意识、有系统地进行汉字简化的起始阶段。尽管该时期的汉字简化工作进行得不全面、不深入、不彻底,但它却是自唐宋以来社会生活中不时出现减省形体、俗写形体到新中国成立之后进行系统简化工作的中坚阶段。它为20世纪50年代开展的汉字简化工作,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本书全面搜集并整理晚清民国时期汉
《中国文字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办的学术出版物,创刊于1999年,是CSSCI来源集刊。主要刊载最新的国内外有关汉字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本体研究论文。刊物采用匿名审稿,刊发的学术论文体现了汉语言文字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学科发展面貌,具有较新的学术价值。本辑栏目设有“古文
本书属于“浙江省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第二辑)”。本书简要描写分水方言的声韵调、连读变调、文白异读、小称音变等,以国际音标标注1000个汉字的老派与新派读音,收集1200条方言词及50个语法例句;语料方面既有规定内容的《牛郎和织女》长篇故事,又有广泛流传于当地的童谣、谚语、俗语、歇后语、谜语、传说等口头方言文化作品,还有即
这部蕴含着丰富人生哲理和道德教育的古典名著,如今以漫画的形式焕发新生!我们将其深奥的哲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画面,让每个孩子都能轻松领悟古人的智慧。我们用色彩斑斓的图画、幽默诙谐的对话,让学习变得不再枯燥,让经典变得触手可及。从“明理修身”到“知书达礼”,从“慎言敏行”到“与人为善”,《漫画趣读增广贤文》不仅可以教导孩子们
文字学ABC》是胡朴安先生在持志大学、国民大学、上海大学、群治大学历次讲授文字学知识的讲义结集,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从文字的原起讲到文字的变迁、废弃和增加,涉及甲文、古文、篆文、隶书等。中编说明六书的次第及功用,并分别用实例阐明各自的内容。下编是研究文字学的书目,指出各书优缺点,给读者和学者以参考。该书理论明晰、举例
本书简要描写云和方言的声韵调、连读变调、文白异读、小称音变等,以国际音标标注1000个汉字的老派与新派读音,收集1200条方言词及50个语法例句;语料方面既有规定内容的《牛郎和织女》长篇故事,又有广泛流传于当地的童谣、谚语、俗语、歇后语、谜语、传说等口头方言文化作品,还有即席讲述的反映当地文化风俗的自然话语,具有十分珍
本教材为幼儿保育、婴幼儿托育等学前教育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教材。教材以实践为导向,基于保育师实际工作口语能力培养要求构建内容框架,主要内容包括普通话基础训练、一般口语交际、保育师职业口语、口语能力拓展等4个模块,以及普通话语音、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技巧及相关知识、口语表达基础、口语交际、保育师职业口语概说、保育师教育口语、幼
本书依据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构建的现代修辞学理论框架,将《黄帝内经》的常用修辞分为材料、意境、词语、章句四个层面共18种,先论《黄帝内经》的修辞学价值和特征,再论《黄帝内经》修辞翻译的概况和李照国、文树德、吴连胜译本修辞翻译的特点。与前人著作相比,本书着眼于《黄帝内经》修辞的全貌及其翻译规律,试图通过修辞阐释《黄帝内经
本书是一本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专著,书稿以活动教学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为主线,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理论部分,系统介绍了活动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堂活动的种类、设计原则、实施步骤。在实践部分,本书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特色,以汉教技能竞赛中的教学设计和活动设计为纲探讨了竞赛中的活动设计要点。本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