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述心意六合拳术,是以南派心意六合拳和北派形意拳为主要内容,并吸取了八卦、八极、太极拳的各种技法,进行多法融合进行修炼的一种拳术。全书内容包括“心意六合拳源流”“心意六合拳与道家理论”“心意形意理论”“劲意”“实战理论”“拳谱”“晚年常练套路”“形意太极”等八章内容。全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从身形、步法以及练法上都
《中国朝鲜族文化丛书》已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分为12册出版,按主题分类。《民族体育》是“中国朝鲜族文化丛书”之一。该书阐述了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以及朝鲜族传统民俗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过程,系统阐述中国朝鲜族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即主要论述中国体育史上彰显朝鲜族文化特殊性的足球、排球、速滑等传统体育项目和摔跤、
本书为2017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编号2840),全书系统地梳理了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模式。作者首次对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模式的形成和价值取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了解其发展起源、历史沿革、民族多样性、地理条件和相关资源,充实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作者实地调研了传承人的传承情况,传承所需
武氏太极拳由清朝时直隶永年人武禹襄所创。武禹襄从杨露蝉学太极拳,又从陈青萍学太极拳新架,学成后另创拳架,遂有太极武氏流派。武氏太极拳流传至今已经是第六代,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习练者不计其数。本书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武氏太极拳传统108式”,第二章“武氏太极拳内功”,第三章“武氏太极拳大杆”,第四章“推手”,第五章
本书是一部学术专著,从西式体育、中式传统武术、中西兼备的跨地域体育武术社团活动、龙狮运动四个方面,系统研究了1876-1953年七十余年间,马来亚(今新加坡、马来西亚西部)广东华侨的武术与体育活动。从西式体育、中式传统武术、中西兼备的跨地域体育武术社团活动、龙狮运动四个方面,系统研究了1876-1953年七十余年间,马
本书首先介绍了武术的基本功与动作方法,其次对武术散打技法的分析与运用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散打运动员的技法训练,最后对武术套路的技法分析和武术套路教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太极拳文化与实践》是浙江省十三五新形态教材,以弘扬中华文明、传播太极文化为目标,将太极拳技法和太极文化同时纳入教学内容,既引导学习者通过太极拳领悟太极文化,又引导学习者运用太极思维习练太极拳。 教材内容包括24式太极拳每一招式学练和组合学练,对24式太极拳每一招式的介绍分为拳式名称释义、动作学练、学练要点、攻防含义、
本书依托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基地押加专项队建设和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展经验,深挖整理项目特点,吸取民族体育专家见解。就押加运动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实践研究。本书结合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人才学习需求特点,系统设计了各章节内容。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滇黔桂边革命老区村落体育原生态保护研究概述、滇黔桂边革命老区村落体育原生态发展现状与困境、滇黔桂边革命老区村落体育原生态的特征及价值等。
本书在探究两岸民俗体育交流促进文化认同的学理机制、分类研究龙舟、龙狮、宋江阵、拔河、陀螺、鼓阵等民俗体育项目来源与交流认同的基础上,选取龙舟、龙狮、宋江阵、拔河、陀螺、鼓阵、空竹等民俗体育项目为案例,进行了民俗体育交流与文化认同的专题研究。探索了两岸民俗体育交流对文化认同的教育机制、传承机制、互动机制与交流对文化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