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傅雷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书信摘编,时间跨度为1954年到1966年,话题涉及生活琐事、艺术、人生等诸多方面,饱含着为人父母的情感与责任,充满了对子女炽烈而深沉的爱与期望。这些书信,严肃中透出亲切,深刻却不脱离日常;短小有趣、轻松而不乏深刻的文字,传达长者的人生智慧和经验。作为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
本书为艺术家赵奇卷,承载了赵奇老师多年来对于绘画和生活的感悟。全书共分四大篇章,读者可以透过影像和赵奇老师生动的叙述,一同探访辽西、“大寨”,赏北国风光,游青葱草……书中还收录了赵老师的个人照片、家庭照片、手稿,等等。书后有他的大事年表。
本书分为史料卷和编年卷。其中,史料卷由宗谱祠堂、人物传略、工商金融、慈善公益、新闻报道、诗文跋记等组成,辑选有关秦君安家族的重要史料。对一些需要说明的人物、事件以及个别需指出的讹误,以按语的形式附于该条史料之后。编年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秦君安家族重要史事。书末附录《鄞县秦氏月湖派坤房下忠房支福三房世系图》。
随着近年中国饲养宠物人群数量的大幅增长,人与宠物的关系成为广受社会关注的话题。本书旨在成为国内首本宠物主人访谈录,编者组织采访30位宠物主人,通过问答互动的形式,还原同一屋檐下的真实故事,探究宠物主人的心灵图谱,让更多人对其中的欢乐、哀伤产生共情,并能反思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书中典型案例包括:抑郁症高中生如何通过养猫
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葛墨林从20世纪70年代末结识杨振宁先生,80年代多次赴美跟随杨先生开展研究,后来在杨先生的直接领导下参与南开大学数学所理论物理研究室的创建和教学科研,在杨先生创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初期又作为兼职教授短期参与教研工作。葛墨林院士与杨振宁先生合作了近半个世纪,亦师亦友,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在本书中
《清代宫廷女性研究》一书,在首次较为全面梳理新近公布之清宫档案的基础上,对不同阶层和类型的宫廷女性群体进行深入立体的研究。研究对象包括当朝与前朝皇帝的后妃,作为金枝玉叶的公主群体,身份介于主仆之间的“答应”和“官女子”,以及宫女、乳保、嬷嬷妈妈等宫廷女性仆从群体,力图呈现她们在宫廷中的身份定位、群体特征、彼此之间联系和
从1852年到1883年,31年时间里,左宗棠给八个子女共写了163封家书,其中,真正集中笔墨来教育子女的书信,仅有23封。凭着这23封书信的教育,四个儿子都出息成人,四个女儿全知书达理。如此说来,这23封教子书信称得上字字珠玑,是精华中的精华,可作历代家书的典范。本书收录了这23封教子书信,对每封书信都进行了详细的解
本书通过对唐代诗人李商隐生平、作品的解读,还原李商隐的生活经历及其精神追求。作者从李商隐所处的时代讲起,每日一讲,共十五讲,描绘了其出身、身边人物群像、感情与婚姻,进而分析其诗作的美学内涵以及宗教对其创作的影响等。
本书主要面向上海的教师群体,立足于上海教师教育的实践沃土,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两个维度关注教师教育研究的新问题、新工具、新实践与新发现。主要栏目包括立德树人、教师发展、国际比较、课堂教学、理论前言、教师评价、未来教师、上海论坛等。文章关注教师职业特征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集学术性与专业性、实践性与综合性于一体。
慈禧太后是中国晚清史上争议最大、谜案最多、评价最难的一个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她的一生都笼罩了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比如慈禧的宠监安得海伏诛之谜,同治皇帝死亡之谜,慈安太后突然死亡之谜,光绪帝的死亡之谜,慈禧与太监李莲英的关系之谜等。这些谜案,有的被当成定论,有的被编成小说、戏剧及影视,广为流传,遂相沿成习,以致真伪莫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