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3》(第三版)的配套四卷本作品选,为本专业很具全国性影响力的国家教材之一。本作品选分为四卷,一卷、第二卷为现代文学(1917—1949),第三卷、第四卷为当代文学(1949—2015),旨在以新的文学史观和文学观重新遴选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以精练的选目呈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缩影,
鲁迅的小说和散文,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小说集《呐喊》中的作品,以其彻底的批判精神,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及封建思想对人们思想的桎梏。鲁迅的呐喊,体现了作者“感时忧国”的精神,对当代青年是不朽的教材。书中的名师导读等,也有利于读者的理解。
本书为《戴明贤集》第三卷,系戴老贵州系列作品之一。戴老着眼于生活小物件,集中选取了父辈友朋之间流传赠送的部分书画拓印、照片书稿、居家物什等,从“物之历史”的视角切入,将物之故事娓娓道来,同时亦默默写下数十位亲人师友的人生故事。书中主要述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人事,并借由相关物件追忆更早年月的故事,时间跨度大,地域变换
《石城安顺》系《戴明贤集》第一卷,也是本套书的开启,主要是描述戴明贤孩童时期的所见所闻,以一个孩子的眼睛描绘出安顺这个小城中普通市民的动荡生活与世俗百态。本书并未大而化之地去写这个城市或者他的童年,而是具体到一个个的小人物小事件,将如此丰富多彩的关于战时教育、文化艺术、商业、警务、宗教,关于民间习俗、餐饮、缝纫、娱乐…
《倾听未来的声音:“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优秀作品(第3季)》收入2016第三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优秀作品,新一代中学生自信发声,全面展示了青少年创意写作风貌。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亲任主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及获得者、长江学者、报刊主编倾心点评,共同
本书按文章体裁划分为小说、诗歌、散文、童话四篇,共收录特等奖3篇、一等奖10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20篇、佳作奖30篇,后附作品获奖名单。获奖作品情感真挚,清新流畅,各具特色,充分展现了教师们的文学风采和创作实力。
本书收录了林徽因的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书信、评论等,同时展现了林徽因的传奇一生,她的才华,她的性格,她的信仰等。
《中国小说史略》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是中国首部小说专史。将各种类型的小说及其发展,放到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进行考察,勾勒出一条脉络清晰的数千年中国小说“进行的线索”。言简意赅,态度公允之,评判历代小说之思想、艺术的许多见解,至今仍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指导性意见。
文章轨范(共2册)/崇文书局版刻丛刊
《明赵琦美家抄本东皋子集(附出版说明)》是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赵琦美家抄本,赵琦美校并跋,钱谦益题签。赵琦美(1563—1624)原名开美,字玄度、仲郎,号清常道人,海虞(今江苏常熟)人。以父荫补官太仆丞,官至刑部郎中。聚书于脉望馆,损衣削食以借抄雠校,曾抄校《古今杂剧》,以所见书画辑成《铁网珊瑚》,又曾刊刻《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