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诗之所以被认为在目前有“边缘化”之虞,根本原因在于学界对现代汉诗文体学的切入点不够准确和细致。重述诗歌作为“游戏”的本体论特征,以及彰显“趣味”审美观,厘清游戏与物性、味“道”与味“物”、“博物”与“诗学”之间层层递进的理论关联,同时在具体文本分析上结合“辩物启蒙”、“寄物诠性”、“陈物志史”、“博物凝思”等汉语
《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郑传寅文集》作者根据丰富的资料,对宗教与戏曲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戏曲中的梦幻与鬼魂、戏曲所反映的人情与宗教的悖逆等诸多问题,能不为成说所拘,提出颇有理论价值的见解。作者肯定戏曲中摄取了宗教的意象、丰富了戏曲艺术的表现功能,并指出一些剧本确有弘扬教义之弊,但这并不等于说戏曲起源于宗教,恰好相反,是
本书以杜甫生平为主线,按照时间的顺序分为乐童年、游四方、梦长安、叹京华、陷贼中、北征处、回归时、忆旧人九个章节,分别对他在各个时期创作的诗作加以解读,讲述他当时的境遇以及所处年代的历史背景。通过详实的史料,探究诗圣每个人生阶段的心路历程,力求让更多读者了解杜甫的坎坷人生,了解那个年代发生的事。
飞花令,是中国古代在喝酒时用以助兴的一种特有的游戏,因唐代诗人韩翃的名诗《寒食》中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得名。飞花令属于一种雅令,对参加游戏的人的诗词功底要求比较高,严格的飞花令在行令时不但要求含有相应的关键字,而且关键字还要按特定的顺序处于特定的位置。《飞花令里读唐诗》采取飞花令的经典体例,依照古代飞花令的行令规则
飞花令,是中国古代在喝酒时用以助兴的一种特有的游戏,因唐代诗人韩翃的名诗《寒食》中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得名。飞花令属于一种雅令,对参加游戏的人的诗词功底要求比较高,严格的飞花令在行令时不但要求含有相应的关键字,而且关键字还要按特定的顺序处于特定的位置。《飞花令里读诗词》采取飞花令的经典体例,依照古代飞花令的行令规则
吴恩裕先生通过艰辛的调查研究,除了敦敏《懋斋诗抄》手抄本外,还发现了永忠《延芬室集》底稿残本,敦诚的《四松堂诗钞》《鹪鹩庵杂诗》《鹪鹩庵笔麈》等文献古籍,大大开拓了曹学研究的空间,丰富了曹学研究的信息曹雪芹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也罕有人能比。可惜关于曹雪芹的有关资料并不多见。本书是作者几十年研究曹
《人间词话》是一部恒久流传的中国美学经典,是一把开启性灵的金钥匙,从这里,读懂中国人的\"境界\",读懂流传千年的诗词之美。作为晚清以来影响力非常高的诗词理论著作,《人间词话》王国维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其中,\"境界论\"是全书主要的思想核心与脉络,是王国维在中西新旧等多重思
《笠翁对韵?声律启蒙》是两本启蒙读物的合集。《笠翁对韵》是我国中华民族经典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全书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各个方面。读起来声韵协调,琅琅上口,青少年读者从中既能得到拟字、组词、用韵的训练,又能受到传统美好诗词文化的熏陶。《声律启蒙》是我国传统
王维新(1785~1848),广西容县人。其作品数量大,体裁广,思想性和艺术性均达到--定高度。这些不仅是广西珍贵的文学遗产,也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组成部分。王维新的《海棠桥词集》是一部难得的稀见词集,全书分六卷,词作共计五百二十首,体式多样,内容丰富,涉及山川景胜、田园风土、闺情相思、咏怀遣兴、题赠答谢等。本书对《海棠桥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对中法近现代诗学做整体性比较研究的学术性专著,它采用多视域的文化诗学研究范式,史论结合,点面兼顾,对中法近现代诗学生成与发展从文本内到文本外,予以立体式观照和探寻。本书强调文学及诗学生成离不开民族国家这一现代性追求的大背景,展示和论述了中法近现代诗学演进与追求的特质以及存在着一种异质性同构的关联和位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