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中国与卢森堡的友谊和文化交流,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博物院与卢森堡国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承办“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将在卢森保国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展出。展览围绕华夏文明发展历程这一主题,精选河南出土的文物精品145件(组),力图再现华夏文明诞生、演变、发展的历史进程,展示中原大地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西域考古图记》是斯坦因19061908年在我国新疆和甘肃西部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全部成果的详细报告,也是斯坦因1900―1901年第yi次新疆考古调查和发掘后所出《古代和田》报告的续编。全书五卷,涉及的地域十分广阔,调查和发掘的重要遗址有阿克铁热克、喀达里克、麻扎塔格、尼雅、安迪尔、米兰佛寺、吐蕃城堡、楼兰古城、
在浩如烟海的瓷器艺术中,彩瓷代表了瓷器艺术登峰造极的非凡成就,是极为丰富璀璨的一大品类。贵博所藏彩瓷品种包罗万象,年代从六朝至近现代跨越一千七百余年,风格从简单到繁华,从静雅到奢丽。它们以独特的魅力体现了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创造力,展示了中国人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的嬗变,彰显了人类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本书作者以亲身的经历对1928年至1937年安阳殷墟十五次发掘的缘起、经过、收获和研究成果作了概要的回顾,这是安阳发掘的领导者本人所作的叙述,是其几十年来工作的一个总结,是一部很有学术价值又通俗易懂的、论述和史料兼备的“大家小书”。
2004年7~9月,淮安市博物馆在清浦区运河村发掘一座大型竖穴土坑木椁墓,是迄今江苏地区出土的规模*、结构*为奇特的战国贵族墓葬。此墓因早期被盗,主椁室与外藏椁随葬的青铜礼乐器、容器等珍贵器物被洗劫一空,尚余各类器物130多件,可定为国家珍贵文物的26件。其中以一辆实用木质马车为国内考古罕见,弥足珍贵,该车大多数木质构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丛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考古调查与发掘》主要汇辑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定居兴牧工程在昌吉州的考古发掘收获以及近年来昌吉州境内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发掘清理成果,报告内容丰富,上至青铜时代的遗址,下至隋唐时期的游牧文化墓葬遗存,近至清代博格达山庙遗址,这些资料的发表全面反映了昌吉州近年来的考古工作,对研究
《早期秦文化系列考古报告之二:清水刘坪》是关于甘肃省东南部清水县白驼镇刘坪遗址的考古报告,发表了对现藏于清水县博物馆传出自白驼刘坪遗址的160件(组)遗物。器物均为小件器物。类别主要为生产工具、兵器、车构件、车马饰、马具、人体装饰品和服饰。数量*多的是车饰、人体装饰品和服饰。刘坪遗址时代是战国,族属应该是当时生活在这一
《广汉二龙岗》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编著。二龙岗墓地是四川省秦汉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其中的27座土坑墓集中展现了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成都平原土坑墓考古学文化面貌和发展序列。5座砖棺墓的发现,丰富了成都平原汉墓的葬制、葬俗,为汉墓研究提供了新材料。通过对二龙岗土坑墓等级类别和文化因素的分析,大体可以看
《西部考古》(第17辑)是在西北大学"211工程"经费资助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实验室联合编著的学术年刊,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研究论文等共计25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立足
本书是大连市旅顺口区于家砣头青铜时代墓地的专题考古发掘报告。于家砣头墓地以独立积石冢形式存在,内有58座墓室,流行丛葬习俗,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200余件,属于双砣子三期文化,距今3300-310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