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物理学第五分册量子物理学基础(第3版)》是在原《普通物理学》(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原书是针对师专编写的,本次修订在保留原书特色的基础上,根据2003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物理教师的要求和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情况,按照高等师范院校和理工类高校物理专业本科普通物理学的教学标准,在保持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物理学(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作者在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开设数字物理教学试点,把科学计算与模拟全面引入大学物理教学的教学改革成果。全书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数字化技术,发挥学生的潜
本书通过算符语言和正则量子化形式系统地阐述量子场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Poincaré不变的经典场论的一般论述,自由场和相互作用场的量子化,其中贯穿着连续和分立、时空与内部、整体和定域对称性的讨论。着重于量子电动力学(QED)叙述了S矩阵和微扰论、Feynman图技术及其物理应用。通过时空维数正规化和QED单圈图重整
本书是为配合程守洙、江之永主编的《普通物理学》(第六版)而编写的学习指导书。本书强化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训练,全书内容结构与教材完全同步,每章包括知识点与基本规律、概念思辩问题、基本训练题、课外练习题、综合提高问题、各章自我测试题和答案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较快地了解各章节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便于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具有下列鲜明的特色:(1)密切结合物理本科教学实际,比较实用,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取材的原则主要是为理论物理教学提供必要的数学工具,并为优秀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创造条件;注意揭示数学概念的物理背景;精选例题和习题,突出物理专业特点。(2)不片面追求数学上的严谨,也不失数学知识的系统
《物态方程理论及计算概论(第2版)》介绍了物态方程的基本理论及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物态方程的基本概念、经典气体的物态方程、量子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固体的物态方程、液体的物态方程及计算、物质在超高压下的托马斯—费米物态方程、爆轰产物的物态方程、用雨果纽数据计算固体的物态方程和物态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附录给出了常用经验物
《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第2版)》是北京大学物理系赵凯华教授在选修课讲义基础上编写的,全文曾在《大学物理》杂志(1988年第10期到1990年12期)刊载,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经作者增补修改后汇集出版。第一版出版于1991年,根据科学的发展,在第二版中某些章节做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作者在书中把基础物理知识生动地、巧妙地与当
本书是《理论物理学教程》的第十卷,全面详细地论述了统计非平衡系统中过程的微观理论,特别着重于阐述基本物理概念和一般原理与方法。全书内容十分丰富,除了对简单的气体动理学理论给予足够重视外,还用了几章篇幅充分论述了等离子体动理学理论,此外对介电体、金属、超导体、量子液体以及相变理论中的动理学基本现象及其研究方法的最普遍问题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静电场、恒定电场、恒定磁场、静态场的边值问题、时变电磁场等。
《物理实验教程(第2版)》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04年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突出基本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借鉴国内外面向21世纪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研究与改革的成果,总结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