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在梁庄》出版,它是梁庄人留守在梁庄的故事。但是,这并不是完整的梁庄,“梁庄”生命群体的另外重要一部分,进城农民,还没有被书写。梁庄的打工者在城市打工时间最长的有超过30年,最短的才刚刚踏上漂泊之程。《出梁庄记》主要人物有51位,51位中,外出务工时间长达20年以上的有26个,外出务工时间10年以上的有1
1960年三门峡大坝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建成。早在三门峡规划设计阶段我方专家就提出反对意见,建议修建“低坝小库”以减少库区淹没损失,但是我方专家意见未被采用,造成巨大损失。为了拯救三门峡工程,周恩来总理会同水利专家为“把脉开方”,经过两次大的改建和三次运用方式的调整,三门峡终于重新在泥沙中崛起,起死回生,并尽力承担起防洪、
作家铁流、徐锦庚怀着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崇高敬意,肩负着对中国当代教育的责任使命,用激昂缜密的笔触,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开放迄今鲜为人知的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 历时三载,两位作家以不容旁贷的社会责任感,深入中国民办教育的腹地,记录走访,调查采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同时,对中国民办教育,尤
打开灌木丛中的咖啡色木门,从我们位于牛津海丁顿山附近的海德里道28号,驱车半分钟就是海丁顿道,海丁顿道连着伦敦路,一直走,一个小时就是伦敦城。关上门,这里又似乎有密道连着中国,分分钟都能转身回去。留学生、访问学者、华裔移民,一群中国人,在中国倒不曾相识,却在风情万种的英格兰相聚,在这古老而摩登的牛津城里,制造着妙
本书为作者多年发表的新闻作品集,收录了作者工作至今,多年来重点在湖北地区采写并发表于国内相关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媒体的三大篇章作品,内容涵盖通讯、述评、报告文学等诸多表现形式。
本书为中国煤炭地质勘探事业60年的长篇报告文学,抒写了地质人60年来为祖国找煤走遍山山水水的感人事迹。内容有:记得他们的辉煌、不是一个人的梦想、理想年代、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因煤而诞生的城市、“文革”不应留下空白、转轨、繁荣背后的故事、大地质战略等。
本书记录了荆门市15位劳模的先进事迹,展现了全市广大劳动者的群体风采。涉及的人物有:李大红、向青、郭庆莲、张太龙、张松柏、李家明、邹君梅、付迎春、肖燕等。
本书收录作者近三十多年在公开媒体上发表的作品,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等。
本书描述了南航深圳分公司20年的发展历程。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南航发展的窗口。这个发展历程,既有规模速度的发展,也有经营模式的发展,更有文化观念的发展;既是敢闯敢试的思想解放过程,更是坚定不移探索科学发展道路的过程。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会比较清晰地看到南航敢于领风气之先的发展历程。
本套书是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课程英语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编写而成的一套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材。教材以“应用技术人员”涉外工作所需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线构建内容体系,重视语言运用和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分阶段分层次呈现语言交际重点。第一册(基础篇)校园英语,突出趣味性和人文性;第二册(进阶篇)涉外日常交际英语,兼顾趣味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