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揭示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第二章阐释了19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形成与时代价值,探讨了无机身体论、自然报复论、双重和解论、新陈代谢断裂论等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主要内容、主要特征和时代价值。第三章探讨了20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历史脉络,包括列宁的帝国主义批判理论、普列汉诺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绪论、正义及其相关概念辨析、马克思正义观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马克思正义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特点、马克思正义观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正义观的当代意义。
本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总结了党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讲清了新疆历来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的客观史实,澄清了宗教极端思想不是宗教,明确了新时代宗教工作的努力方向。
本书设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解释、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种族主义批判、西方思想史研究四个栏目,收录了《马克思的新面孔:继MEGA2之后》《<神圣家族>中的“实体”概念》《马克思如何理解关于上帝存在的道德论证》《马克思如何理解关于上帝存在的道德论证》等文章。
本书设有“名家访谈”“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研究”“世界资本主义研究”等栏目,收录了《反战和平主义的轨迹——日本共产党反对侵华战争的斗争历程》《21世纪世界共产主义革命家小传》《中国推进共同富裕》《金融理性与金融化世界的生成逻辑》等文章。
本书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资助项目,全书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三个部分,选取了共13篇文章,在“回到文本”“深入生活”“中国与中国化”以及“身体理论、言语行动与文艺理论的‘文化化’”等几个关键论题展开论述的基础上,总结2020年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科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研究对象,将视野放在马克思主义与艺术理论的联系上,归纳总结了2021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脉络、艺术特征以及人文意义。该书共收录文章15篇,充分收录了课题组的成果的丰富性,体现了严肃的的审美趣味,尤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承魅力和文化特征,是专业性较强、格调较高的理论类、艺术类图书,可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为蓝本,按照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统编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将统编教材的章改为专题的形式,使其更加有利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书稿共包括如认识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本质、唯物辩证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对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先驱者”霍布森、希法亭、考茨基、卢森堡、布哈林、列宁的著述作了讨论和分析;第二部分包括第三至六章,论述了新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斯威齐、巴兰、弗兰克、沃勒斯坦、阿明对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的贡献;第三部分包括第七、八章,分析了哈特和奈格里见解的重要性,批判性
本书共选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教材中7章内容的40个知识点,通过理论与实践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梳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键知识点,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认识,另一方面对具体实践案例分析,学会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