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是对敦煌草书写卷《法华玄赞》卷二及卷五进行释录、校勘。卷二解释《法华经·序品》的后半部分,卷五解释《法华经·譬喻品》的前半部分。卷二以故宫博物院藏新138065、上博12为底本,参校以国图14564,及《大正藏》录文;卷五以故宫博物院藏新137368为底本,参校以《大正藏》。其中,故宫博物院藏新138065是第
本书主要是对中国国家图书馆藏BD14710写本进行释录、校勘,首尾全,存1008行(不含空行),前有藏家题跋。本件敦煌遗书为卷轴装,现存国家图书馆,长1755.8厘米,唐代写本。薄皮纸所抄。尾全,有尾题,通卷章草。敦煌遗书中章草写本为数不多,本件卷帙巨大,且可以作为唐代章草的代表性作品,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本书录文以原
本书分为皈依三宝始终学修摄要颂、趣入佛道之门--皈依、宁波居士林开示录和学佛行仪四个部分,从教理和行持两方面系统阐述了为何要皈依、如何皈依以及皈依后应如何做等问题,为初学者指明了学修的方向,引导皈依学人无倒无错地步入菩提正道。
本书分为三卷,卷上主要有历代护法、历代住持记,卷中收录历代碑记,卷下除艺文外,另有寺产部分。
本书是根据《佛祖都说了些什么》改编的漫画版。从白马驮经到禅宗兴起,介绍了中国佛学思想本身的发展与流变、著名学派的产生与内在联系、杰出人物的事迹与主要思想等。
本书共十五卷,收集南宋建炎元年(1127)至明末永历元年(1647),五百二十一年之间,九十七位禅僧传记。
本研究甄别、汇集与白云宗有关的西夏文资料,主要包括译自白云宗祖师清觉的同名作品——黑水城出土西夏文《正行集》和《三观九门枢钥》,白云宗祖师及其传人所撰作文集——西夏文《三代相照文集》,译自汉文《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的西夏文本中的插图“白云宗师资承袭图”,宁夏灵武出土的《河西藏》遗存西夏文佛经,以及西夏文《过去庄严
本书是一部关于李叔同的传记作品。李叔同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开中国现代艺术启蒙教育之先河,他在诗词、音乐、美术、戏剧、书法、篆刻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造诣,是光耀一时的风华才子和大师级人物。无论入世还是出世,他都向世人呈现了他凡事认真、勇猛而精进的一生。作者从李叔同亲友、学生的回忆中,寻访他的人生踪迹,为读者呈现李叔同将丰富
本书是禅学经典著作,也是日本著名禅学宗师山田耕云的代表作,日文版1980年出版,后被翻译成英文出版。此次出版的中文版,是从英文版翻译过来的,全书含推荐序、自序及正文17章、英文版译后记等内容。山田耕云之子山田凌云在为本书的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介绍说:“禅是什么?简单来说,禅就是一种修行,人们通过参与修行来发现真实的自己,
本书采用比较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以吐蕃时期的四大目录,即《丹噶目录》、《旁塘目录》、布顿《大藏经目录》和德格版《大藏经目录》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题名、卷数、责任者、分类等方面的异同比较研究。这四部佛经目录将藏文佛教文献发展的主要过程串联成为一个系统,记录了各个时期的发展轨迹。通过这四种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目录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