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燕赵文化的重要符号—任侠为重点,阐释了先秦到近代各时期任侠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核心价值—节义;着重分析了以“慷慨悲歌”、“尚气任侠”为外在特征的燕赵文化在不同时期其文化内核“节义”的演变,先秦、秦汉时期的重视个人名节与言诺的“节义”,唐宋时期的为民忧国的群体化意识的“节义”,以及近代尚武精神的复兴与敢担国难的“节义
本书是根据法国远征军三位军官普莱桑上尉、卡尔梅尔上尉和蒂西埃上尉1900年在北京和天津地区拍摄的黑白照片翻印整理而成。原图片集法文书名直译意为:从地面上和从空中看中国。所以收录图片中除了当时从热气球上拍摄的全景照片,还有不少地面上拍摄的日常照片,真实展现了历史的原貌。在本书整理过程中另还加入了一些现在的照片作为今昔对比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当前正在开展“读史明志”活动,《茂州史话》即为“阿坝史话系列丛书”首先脱稿的一部史话作品。《茂州史话》经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社科联”组织的专家评审,并受到州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以作为全州史话撰写的范本。作者将查找到的历代史书、典籍、志书、民族史志等史料经过整理、归类,梳理出茂州建置前后的历史,写出了
本书是“档案时空”系列之《打开:跟着档案去旅行》的第二辑。这第二辑里,我们继续在卷帙浩繁的档案里挖掘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人和事,寻觅在历史尘土掩埋下的形象生活,记录下百年中国发生的传奇故事。我们相信,在宏达的历史叙事背后,有更加生动、真实、鲜活的历史细节,我们希望用档案还原了中国记忆,让读者与历史的温度和细节悄然相遇。
《杭州简史》以历史为主线,以史学家的态度、文学家的语言、美学家的插图,概括杭州各个历史阶段的特色优势与世界地位,图文并茂地呈现历史上精彩、动人的“杭州故事”和“杭州亮点”。全书分文明曙光、梦启钱唐、王国之都、三吴都会、都城纪胜、华贵天城、文海观澜、天开图画八章,突出跨湖桥文化、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西湖文化等中
《蜀学(第11辑)》为学术类图书。《蜀学(第11辑)》是由西华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蜀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反映四川地区社会科学发展的学术论文集。代表了四川学术发展的大体趋向。总体来说,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蜀学(第11辑)》为《蜀学》第十一辑。
《嵩山文明与中国早期王都:2014年中国古都学会(郑州)年会论文集》是2014年10月在郑州召开的“嵩山文明与中国早期王都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14年年会”论文集。《嵩山文明与中国早期王都:2014年中国古都学会(郑州)年会论文集》选录论文34篇,主要探讨嵩山文明与中国早期文明、古都文化之间的关系,内容涉及五个方面:
清修陕西地方志是陕西乃至全国旧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官修传统方志体系完备,种类齐全,私纂特殊方志异彩纷呈,内容广泛,是研究陕西区域经济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清修陕西地方志也不乏学者名儒的广泛参与,毕沅抚陕期间,特别重视文化事业,在整理校刻《三辅黄图》、《长安志》,编纂《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等
本书共分为唐代;北宋;南宋;元代;明代;南明;清代;民国几部分,其内容包括:配流岭表的韦承庆;深为义士所讥的宋之问;“山中四友”之一的杨衡;李翱踏足端州;崔献直与《游石室新记》等。
本书共分为亭台楼阁;牌坊碑刻;祠堂寺庙;书院教育;端砚史话;史海钩沉;疍家风情;渡头民俗;白沙孔氏几部分,其内容包括:气势不凡的阅江楼;荷香阵阵的宝月台;纵览山川的披云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