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9月28日孔子诞辰日,中国国家图书馆与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子博物馆特在国家图书馆联合举办“圣贤的足迹智者的启迪——孔子故里珍藏文献展”,为配合此次展览顺利举办,特出版《“圣贤的足迹智者的启迪——孔子故里珍藏文献展”图录》以飨读者。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包括: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铜器和铁器,共收文物二百多件。收录了从新石器时期到明清时期喀左县出土的器物,形制和材质多种多样,展现了喀左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书中每件文物均配有彩色图片,重要文物更配有多张细节图,以展现文物的细部。
国家图书馆是中国收藏敦煌遗书ZUI丰富的机构,也是中国敦煌学研究与敦煌学学术服务中心之一。全书十章,分多个专题阐述百余年来国家图书馆在敦煌遗书保护、敦煌学研究等方面的作为与贡献,内容涵盖收藏史、保护史、编目史、研究史服务史等多个方面,并综论国家图书馆对敦煌学的贡献。书后附《国家图书馆敦煌学编年事辑》《国家图书馆敦
本书将目前为止所能搜集到的敦煌汉简全部进行重新的校订,改释及新释字近百,尤其是将百年来历次发现及发掘的敦煌汉简搜集于一处,也将极有利于今后学者们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简牍进行重新的分类,纠正了以前学者在相关问题上的一些错误,同时编联了一些简策。文末附有历次所出土敦煌汉简情况的著录表。此表在前人的基础上详加考辨,对一
内史第,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官宦宅第,又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名人集聚的江南民宅,坐落于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建造者沈树镛是一位金石学家和收藏家,咸丰九年,他官至内阁中书,建造了这座沈家大院,他收藏的书画、文物、秘籍、金石甚丰。这里又是宋氏老屋,有宋氏三姐妹以及父母宋耀如、倪桂珍,此外居住过的名人还有教育家、实业家黄炎培和著名音乐家
《国宝档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观众喜闻乐见的讲故事方式,深入浅出地把专业性极强的内容做成了让人看得懂,感兴趣的节目。《国宝档案》自2004年开播以来,深受大众喜爱,每天大约十分钟的播出量,目前已播出了内容主要有国家各级博物馆的文物精品,古迹遗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然和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观众更多地了
本书为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系列丛书和上海抗战与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丛书之一。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9月抗日战争*后胜利,上海在十四年的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名人故(旧)居为主体的纪念地承载着名人的历史和声誉,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特有魅力,是一个城市引以
1989~1999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宜城市博物馆发掘了宜城市白庙村跑马堤墓地东周至两汉时期墓葬155座。东周时期楚墓等级较高,出土青铜器带有“竞之?k之少鼎”铭文。两汉时期墓葬出土有鼎、壶、蒜头壶等青铜器和仓、井等模型陶器,其中不少出土遗物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跑马堤墓地与楚皇城遗址相关,这两处遗存体现了东周至两
《出土文献》第十二辑精选了39篇出土文献研究领域的新学术成果,内容涵盖甲骨、金文、战国、秦汉吴简四个方面,分别收录了甲骨论文4篇、金文论文7篇、战国论文17篇和秦汉吴简论文11篇,极具学术影响力,代表了出土文献研究动态前沿。
《国宝华光》收录47篇文章,聚焦国宝重器、丝路遗珍,旨在通过对深蕴其中的文化多侧面的展现和历史多层次的探秘,展示国宝之美、重器之重以及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历史回响中展开更广泛的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