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光明刘雍收藏古代金铜造像集锦》为浙江省博物馆“浙江民间收藏精品走进博物馆长系列特展”图录之一,展览刘雍先生从其藏品中精挑细选了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金铜佛造像200余尊,希望借此传播造像艺术,让观众在欣赏金铜佛像艺术风华的同时,能感悟其更深的含义,对于研究中高古时期金铜像造像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三国时期史料匮乏,走马楼吴简的出土大大弥补了孙吴史料不足的缺憾,《《嘉禾吏民田家莂》校注》作为“同时资料”,真实地展现了三国时期孙吴长沙郡临湘侯国佃民租佃田地缴纳赋税的情况,对研究三国时期农业赋税制度、职官制度、经济与社会状况等诸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嘉禾吏民田家莂》校注》以1999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整理报告长沙走马
新疆石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是古代聚居于我国新疆地区各族劳动人民在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上接受外来文化的艺术成果。《新疆石窟艺术》介绍了新疆地区各处重要石窟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色。通过《新疆石窟艺术》,可以了解中国佛教艺术创始和发展过程中演变的情况,并了解中国人民如何善于在民族艺术的优良传统上吸收和融化外来文化的因素
本书是《京华通览》的一个分册。在原来的《北京志·文物志》基础上整理,利用原来已有成果,重新编著。以时间为线索,记述了北京地区的考古遗址、墓葬以及遗址墓葬中出图的器物,介绍了器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把对北京文化的研究触角引向边缘和纵深,对北京文化的起源和立体化研究推进了一步。该书从事物发端起讲述,图文并茂,通俗
由于自然风化及保护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现存的彩色画像石较为罕见。南阳陈棚汉代彩绘画像石墓是迄今为止南阳市发现的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一座彩绘画像石墓。为让更多的研究者和参观者能更加直观和形象地感受汉代彩绘画像石,了解汉代彩绘画像的色彩运用及所传达的文化信息,南阳汉画馆组织技术人员在拓片上还原了陈棚彩色画像石的原貌,并在此基
本书共分陶瓷器、玉石器、铜铁器、金银器、货币、造像、书画和其他等类别,收录上海市青浦区博物馆馆藏200余件精美文物,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该馆丰富而有特色的藏品,反映青浦悠远而多彩的历史文化,也体现青浦区**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成果。
鉴古新语:常斌金石拓片题跋集
本书是龙门石窟系列考古报告的第一卷,书中全面、客观、科学、系统地记录了龙门东山擂鼓台石窟寺的各类遗迹,揭示了自汉魏以来该区域的历史演变状况,尤其是唐武周时期在寺院建筑、洞窟形制、造像题材等方面出现的新变化,为学术界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擂鼓台区石窟寺院的内涵提供了研究材料,对深入研究龙门的唐代盛期洞窟乃至全国的唐代石窟,具有
本项目为《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五卷,是继《岳麓书院藏秦简(肆)》之后的又一秦汉律令文献的资料汇集,其中许多简牍内容为首次公布的文献资料。主要收录岳麓秦简中大部分出土秦令的图版、释文、注释。这批秦令文献对学术界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新发现,将会对秦汉法律、地理、行政制度、官制等研究提供更多的新认识,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
本文集共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简报等资料性文章9篇,学术论文10篇,反映了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两年来配合城市基本建设、主动性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等工作取得的成果。文章作者主要是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在职业务人员,还有曾参加过工作的省内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