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消除贫困,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诺言,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面对新时代中国新的贫困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中国的减贫事业取得突出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
在梳理归纳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质量发展下的区域增长极研究》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现代化发展、安全生产七个维度,建立中国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探究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优势、短板,挖掘其深层根源,从而为后面寻找区域产业增长极提供目标定位。《高质量发展下的区域增长极研究》以高质量发
自二战以来的75年里,全球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人类生活水平取得巨大提升。但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各地局势动荡加剧,尤其是西立足当前全球经济的困境,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利益相关者模式。在该模式下,地球与人类的福祉被置于中心地位,其他4个关键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政府、公民社会、企业和国际社会
农耕文明时代,是平原河谷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是沿海港口经济时代;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山地丘陵腾飞时代。谋划山区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长久之计。本著基于对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67个县、115个乡(镇)调研,总结贫困县响应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三大战略的策略、经验和问题,谋划脱贫攻坚目标
围绕对我国居民因病致贫脆弱性进行总体描述这一目标,本书将因病致贫看作所有居民都面临的一种风险,以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为指导,从风险视角切入,以风险理论、贫困理论为基础,借鉴灾害学、经济学成熟的区域风险评估方法,参考风险脆弱性评估框架,结合情景分析方法,构建适用于居民因病致贫脆弱性评估的模型。在数据上,参考灾害学、经济学对
李根蟠,男,广东新会人,1981年1月起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历任中国经济史室助研、副研、研究员、副主任,《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副主任、主任、主编,2002年8月退休。1994年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本文集收录论文13篇,其中正文12篇,附录1篇,是李根蟠先生自1980年至
本书全面反映了全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总要求的生动实践,收录了相关厅局、省直部门以及部分对我省在贯彻落实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梳理。
本书深入研究了新时代对外经济战略的目标、措施和理念。新时代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目标有推进贸易强国建设、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和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对外经济战略措施包括经济合作和经济竞争,经济合作措施有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经济竞争措施有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宏观经济政策评价报告2021》在大宏观和三策合一视角下,结合宏观经济理论和中国国情,从政策目标设定的合理性政策整体效果政策力度政策传导效率政策空间预期管理政策协调性七大维度对中国宏观政策进行系统评价。作为一项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宏观经济政策评价报告2021》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价值,不仅有助于倡导问题导向的宏观理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与复杂网络分析工具进行融合,明确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与不同因素的作用机制。以中关村为例,从专利合作、资金流动和产品竞争三个维度,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网络。通过建立网络测度指标体系,对中关村多层创新生态网络进行测度,并评价网络结构、要素投入和环境指标对企业创新绩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