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舍镇是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城关镇,是一方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文华之地。《杨舍镇志》编纂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历经十个寒暑,八易其稿,完成了此书的编纂工作。全书翔实记述了杨舍地区近两千年来地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自然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状况,是人们认识、了解、研究杨舍镇不可或缺的一部重要资料性著作。
民国时期苏州地区的方志。全书共下设图、职官表、选举表、舆地考、兵防考、祥异考、艺文考、金石考、传记、杂记等诸多门类,各门类下又分设小目。是书取材博洽,内容涉及苏州地区的山川形胜、风俗物产等众多情况,是研究晚清民国时期苏州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参考文献。
本书着重介绍成都历的名人及其事迹、成都历的重大事件、成都历的、以及经典文学名篇中的成都、成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文明地图中的成都,采择成都古今精粹、表达成都个性、链接成都千年文脉。
本书基于作者爱泼斯坦1955年、1965年和1976年三次进藏经历。作者以记者身份采访了西藏一线民众、干部,书稿以藏区数百名藏族人的叙述为主,以朴实的语言再现了西藏地区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方面发生的巨大转变,还原了一段真实的西藏历史。
如东建县7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重修《如东县志》提供了弥足珍贵、经世致用的第一手资料。该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依法修志、求真存实,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如东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该志上限因事溯源,以1940年11月建立县治后为记述重点,下限断于2010年12月31日,卷
《广西通志辑要》共十三卷,以地统目,即按照从省到府、县的顺序,系以各目,包括分野、沿革、疆域、城池、山川、职官、学校、赋税、宦绩、人物、谪宦、流寓、胜迹、关隘、祠庙共十五目,同时配有多幅舆图。本书语言生动,考证翔实,是研究广西地区历史沿革的珍贵史料。
《近现代西北社会研究发展与变革》是《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丛书》之一种,是一部涉及近代西北地区经济、社会、民族,以及近现代西北开发诸问题的专题论集。《近现代西北社会研究发展与变革》收录了近现代西北史研究论文27篇,大体可分为六个主题:西北自然与人文环境研究、西北社会变迁研究、西北民族问题研究、西北历史人物研究、西北开发史研究
《巴蜀文献》缘起于台湾“四川文献研究社”主办的《四川文献》。其于1962年创刊,主要刊载在台川人有关四川历史文化的文章以及介绍四川名贤的事迹、传记、年谱、作等,旨在团结和凝聚在台川籍人士,探讨巴蜀文化,寻根问祖,共叙乡情。惜于1981年停刊。为配合《巴蜀全书》编纂工作,推动巴蜀文献整理与研究,特续前人余脉,收录研究巴蜀
《潮学集刊》是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收录有关潮汕历史文化研究的高层次、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学术年刊。本书为第四辑,收录潮学研究学术论文21篇,论文内容涵盖海上丝绸之路与华侨华人、方言、戏曲、区域历史、历史文献、潮籍人物、宗教信仰等潮汕历史文化领域的最近研究成果。
本书汇集了近年来作者发表的研究齐鲁文化的部分论文,主要围绕着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其对中华文明形成的作用,在民族文化构建中的地位,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为进一步厘清齐鲁文化对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性贡献,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思想包容与精神内涵,作者还就齐与鲁文化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