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数学物理方法(第2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本书是在原第一版(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改实际修订而成的。此次修订,保持了原书的基本结构和特色,更新了部分内容。例如,压缩了保角变换法内容,改写了积分方程一章
《Universityphysics》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在原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原一版获2002年度优秀教材一等奖。《Universityphysics》是作者多年教改的成果,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Universityphysics》在内容、体系上均有较大创新。全书包括AccretionAMSBose-Ei
本书共分13章,分别介绍了量子论基础、力学量和算符、表象理论、近似方法、自旋和角动量、散射理论、波函数的相位、多体问题、路径积分等应用问题。
为迎接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展示著名专家教授的学术成就,校出版社拟出版一套《教授文库》,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它对继承学校的优良传统,纪念艰难创业的先辈,记录教授教学、科研的成果,给学生提供治学、作人的启示,以及推进社会的文化教育事业,都有相当的益处。北京师范大学已经历了百年沧桑。从它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开始,直到经
高等量子力学课程是物理类各专业研究生的一门基础课,《研究生教学用书:高等量子力学(第2版)》第一版就是作者在讲授此课程近20年所用讲义的基础上增改而成的,本第二版是在原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此次修订主要增加了量子力学理论在一些具体问题中的典型应用技巧,加强了帮助读者提高应用能力的内容,全书共分八章:希尔伯特空间、量
这是一本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生教材.书中内容以相当大的篇幅介绍“软”凝聚态物理(液体、液晶等)以及非公度晶体、准晶、非晶态固体、拓扑缺陷、孤子等传统固体物理中很少讨论的课题。在理论上强调了序参量。对称性破缺、广义刚度等概念,并系统介绍了重正化群理论及其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本书每章末附有习题和参考文献。 此书为英文版。
本书共分11章:矢量分析;静电场;静电场边值问题的解析解;稳恒磁场;准静态场、电感和磁场能;时变电磁场;平面电磁波;波导与谐振腔;数值计算方法;电磁波的辐射;电磁场理论在电磁兼容性中的应用。本书力求比较系统地介绍求解电磁问题的基本方法,在进行严格的数学分析的同时,对重要的物理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述,为便于读者理解、每
本书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本书由西安交通大学电工原理教研室在多年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较好地处理了与物理学中电磁学相衔接的内容。与《电磁场》(冯慈璋主编)相比,删去了狭义相对论和各向异性媒质中电磁场的内容,增加了准静态电磁场和波导与
《面向21世界课程教材:物理学(上册)(第4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重点教材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九五”规划教材,《面向21世界课程教材:物理学(上册)(第4版)》是在原第三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物理学(下册)(第4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重点教材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九五”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物理学(下册)(第4版)》是在原第三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