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为刘绪教授的个人文集,分夏文化研究、商文化研究、周文化研究、田野考古与纵论四部分,汇集了其具有代表性的文章27篇,这些文章材料扎实、逻辑严密、论述精深,反映了刘绪教授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体现了夏商周学术史的发展,也为后来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书利用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中国山西省西南部发现的考古学成果,主要研究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晋国,在春秋时代成长为地域国家,并迅速发展为强大霸权国家的过程。以考古学材料及传世文献材料为基础,着重介绍西周初年从晋的先祖唐叔虞的分封开始,到奠定重耳霸权的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这段时间内的晋的初期发展过程。所谓“地域国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中国“九五”国家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是我国第一个由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大型科学研究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总目标,是将夏、商、西周三个时期的年代学进一步科学化、量化,制定这一时期有科学依据的年表,为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BR》本书是对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有很大的史料价值。
本书按照《原文》《白话译文》《英语译文》《注释》之序编排。《原文》《注释》参阅伏生、陈梦家、王世舜、张道勤、杨萍的相关著述,尤其参考了杜希宙的《儒家道家经典全释·尚书》。白话译文尽量忠实于原文意义,贴近现代汉语相关表达方式。
本书将结合先秦史等方面的成果与新探索(如“大夏之盐”等),倚重考古学知识,坚持多学科相结合,整理、挖掘、比较相关的考古学文化及其内涵,使古昆吾国的面貌明晰化,达到一定程度的还原、复建历史的目的。通过跨越大尺度的空间范围与时间距离的线索追踪,佐证中原昆吾国人在很早的时期曾经漫漫西迁今之新疆哈密的史实。
这是一套关于春秋历史的青少科普读物。春秋时期,是中华文明的一座里程碑。中华文明三大家--老子、孔子、孙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我们中国人的大多数姓氏也形成于此时;流传至今的很多礼仪习俗也始于春秋;而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更是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精彩的史料,让那个风云跌宕的年代栩栩如生的展现于我们眼前。丛书分六册,用一百二
这是一套写给儿童的春秋历史。一共5本,分别是以春秋时期五位霸主、著名历史人物、著名战争、成语、女性为主线的精彩历史故事书,每本包括7-9个小故事。书名分别为:第一册《春秋五霸谁更牛》第二册《回到春秋看孔子》第三册《春秋战争有意思》第四册《春秋成语好好玩》第五册《春秋女人不简单》在书中,著名国学大家李山为孩子们生动讲述春
《趣聊中国史:后宫那些事》是通俗历史读物。以史书记载为依据,呈现后宫人物对话,带出人物经历和相关历史事件,梳理其中的历史知识点,条分缕析介绍给读者。同时书中配以大量生动插画,演绎历史事件的典型场景。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240多年春秋时代各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包括军事外交、文化礼仪、诸侯言行、后宫情爱纠葛等。它被儒家奉为十三经之一,是传诵两千多年的重要典籍。历来有所谓“春秋笔法”,是指《春秋》微言大义,文字简练却内蕴深刻、包罗万有,在语言的留白处透露历史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