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嶽嵩高靈廟碑》,北魏太延年間(435~440)刻立,楷書。碑陽二十三行,行五十字,有額篆書陽文八字。碑文內容與《大代華嶽廟碑》文字大致相同,僅就有關嵩、華詞句互相調換。或云此碑為寇謙之撰文,非是。原碑現存河南登封嵩山中嶽廟。此本係上海圖書館藏劉喜海舊藏本,明末清初淡墨精拓。碑文字體介於楷隸之間,書法古拙高妙,誠為魏
《禮器碑》,全稱《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東漢永壽二年(156)九月刻立。隸書。碑陽十六行,行三十六字。碑陰三列,各十七行。左側三列,各四行。右側四列,各四行。碑石原在山東曲阜孔廟東廡,1996年移入孔府西倉漢魏碑刻陳列館。《禮器碑》書法秀逸超絕,歷來書家評價極高,無美不備,以為清超卻又遒勁,以為遒勁卻又肅括,自分隸
建中靖国元年五月,五十七岁的黄庭坚应从弟黄叔向之请,大字行书刘禹锡五言诗《经伏波神祠》,并题有长跋,此卷大字行书,凡四十六行,一百七十一字,全卷纵33.6厘米,横535.5厘米,现为日本东京细川护立氏收藏。
本书主要包括俄语发音零起点和俄语的习字帖两部分。俄语发音零起点主要讲解了俄语的语音常识和字母的发音要领。在讲解每个俄语字母发音要领的同时,本书还展示了每个字母的大写、小写、印刷体和手写体,并详解了手写体的书写方法。俄语的习字帖则精心选取了包括日常生活、交际、学习、娱乐等主题的常用单词或词组,并配以标准的书写示范,使读者
本书是郭瑞先生的草书集。全书精心挑选了自先秦到晚清2000多年间59位作者的100篇杰作。作者有著名的诗人、政治家、思想家,也有皇帝、将军、战士和佚名的先贤。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了捍卫祖国领土和国家统一的豪情壮志,对政治黑暗和社会危机的愤懑忧虑,面对强敌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以及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多方展示了爱国主义
赵孟頫书《洛神赋》三种
作者从文字源流,书体沿革,细讲汉字的历史与发展,再从书法述评、书法研究两个方面,系统讲解不同时期的中国书法及其理论的发展演变,并指明执笔、用笔、结构等学书,习字技法。书后附录历代书法名家小传及重要碑目,可视为书法发展史的缩影。
《魏碑大观》收录了南北朝时期众多名碑、墓志、造像等,涵盖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部分石刻书法艺术。本书内容丰富,是学习魏碑书法的上佳范本。
《汉碑大观》全书收录了《泰山都尉孔宙碑》《执金吾丞武荣碑》、《西门豹祠残碑》等汉代著名碑刻精品,因其所具有的艺术、史料价值,受到文人墨客的热爱和追捧。
《十六金符斋印存》为吴大澂所辑,分十册本与二十六册本。十册本成书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收印589方。*册收古玺、图案印46方;第二、三册收官印128方;第四至九册收私印344方;第十册收杂印71方。后又辑出26册本,成书于光绪十四年,收印1140方。本书精选其中较为精彩的古玺、汉魏官私印、图案印以及杂印,汇为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