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考古与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结合*新科技考古成果,图文并茂地对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做了深入解读。
本书以考古与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结合*科技考古成果,图文并茂地对武则天金简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做了深入解读。
武玮、向祎编著的这本《四神云气图壁画》以考古与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结合*新科技考古成果,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之一,四神云气图壁画。《四神云气图》创作于西汉早期,1987年出土于河南永城芒砀山梁国王陵区柿园墓。壁画长5.14米,宽3.27米,面积16.8平方米。后经考古专家通过科技手段对壁画进行原样切割
《云纹铜禁》以考古与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结合*科技考古成果,图文并茂地对云纹铜禁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做了深入解读。
曹汉刚编著的这本《莲鹤方壶》以考古与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结合*新科技考古成果,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之一莲鹤方壶。春秋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此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
王龙正编著的这本《玉柄铁剑》以考古与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结合*新科技考古成果,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之一玉柄铁剑。虢国玉柄铁剑是我国目前出土的*早冶炼铁,距今2800年。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虢季墓),剑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属西周晚期器物,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贾湖骨笛、杜岭方鼎、妇好鸮尊、玉柄铁剑、莲鹤方壶、云纹铜禁、四神云气图壁画、武则天金简、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是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妇好鸮尊,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早的鸟形铜尊,其巧妙构思和周身繁缛的龙、蛇等各种动物纹饰,不仅体现了妇好主持祭祀、带兵征伐的特殊身份,其艺术性也堪称经
张俊儒编著的这本《杜岭方鼎》以考古与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结合*新科技考古成果,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之一杜岭方鼎。杜岭方鼎中国商代中期的青铜器。1974年由一个名叫袁海军的环卫工在挖土过程中一镐挖出,地点为河南省郑州杜岭张寨前街。共两件。一件高1米,重86.4千克,方形,深腹,双耳四足,腹上部饰兽面纹,
本书从权衡器具设计史的视野纵向考察各类传统权衡器具的盛衰消长,把中国传统权衡器具分为“衡范式”和“秤范式”两类设计范式,通过对不同时期权衡器具典型设计范式的比较分析,探求中国传统权衡器具设计从“衡范式”向“秤范式”进化的历史轨迹,厘清传统权衡器具演化的历史进程与一般规律。以设计艺术学基本理论横向研究传统权衡器具的设计特
《中国古瓷铭文》用丰富的图片,对中国古瓷上的文字即铭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讲述了古瓷铭文的研究方法、使用字体、题写款式、题写方法、铭文种类等内容,收录中国自东汉以来直至明清的古瓷铭文实录500多条,进行点评和分析,是对中国古陶瓷进行细节深入研究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