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制度的正义完善研究(国家治理丛书)》以哲学的价值分析为根本视野,以要素分析和系统分析为主要方法,以哲学和经济学、社会学为思维分析工具,充分借鉴当代制度正义和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成果,系统深入研究了我国经济制度的正义完善问题,明确提出和阐明了合乎实现我国人民的共同经济福祉、合乎我国人民在经济生活方面实现共同存在和
二战后,西欧国家走上了一体化道路,取得重大成就。但进入21世纪以来,欧盟和欧洲一体化一再受挫,频遭危机。更多的人对欧洲未来有了更多的疑虑。欧洲处于迷茫、彷徨之中,不知下个危机会什么时候爆发,也不知欧洲一体化究竟将走向何方,欧盟的未来到底会怎样。当前欧洲面对的是一个自二战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变局。欧洲是世界大变局的一个重要组
本书基于省域制度质量的视角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可能动能进行总结分析;从省域制度质量的视角,探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从宏观层面,讨论制度质量、天赋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从微观层面出发,基于政治关联的视角,使用2008-2016年中国全体上市企业数据,讨论制度质量、政治关联与
本书以机制设计理论和博弈论为研究工具,在扼要分析秦巴山区代表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渝东北贫困地区脱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机制设计、演化博弈模型和实验仿真手段,在全面分析该地区面临的各种机遇、挑战基础上,创造性地了设计了代表政府、学校、企业、村(乡)等多方主体于一体的多主体联运脱贫机制框架模型,并对多主体联动脱贫机制的内涵、运
世界经济总因分歧与共谋而跌宕起伏,变幻莫测。为此,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课题组自2008年成立以来,以季度为单元,始终关注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对各国财政收支及风险情况、宏观调控的搭配框架,以及财政政策的运行和调整方案等做了深入的跟踪分析,形成了系列季度报告。通过对各季度报告的整理编排,2008—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从来是都是命运共同体。面对新的国际形势以及中非双方各自的发展任务,中非双方都有进一步加强磋商与合作、共同应对新世纪挑战的强烈愿望。因此,中非合作论坛在2000年应运而生。论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7届部长级会议和3届峰会,为中非双方提供了一个务实合作的平台,
本书选取上海钱庄1949年5月上海解放至1952年12月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段,依据钱庄自身制度演化和政府监管两条线索,从政府监管下的钱庄、同业组织弱势下的钱庄、面临困境主动谋求生存之道的钱庄、社会舆论下的钱庄四个方面,考察钱庄在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环境下的应对举措以及走向历史终点的彷徨与无奈,同时也将客观地分析钱庄作为
技术转移法(普通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专业规划教材)
对西方世界来说,如何摆脱创新系统性衰退的困境?如何应对经济下滑、民众幸福感下降的长期形势?对中国来说,如何挖掘创新更深层的潜力?企业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去应对变局?经济增长、国家繁荣的动力是否存在另一种可能?诺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提出,一切的答案在于社会活力。费尔普斯力主,大多数创新是由千百万普通
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是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取决于科研推动的技术创新,还取决于企业之间资源配置效率。然而,与中国R&D投入的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要素生产率对GDP的贡献增长迟缓甚至略有下降,这表明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源错配现象。因此,本书从现实问题出发,提出了分析中国资源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