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故事》作为米·伊林科普代表作之一,问世以来广受小读者的喜爱。这部作品用有趣的故事告诉孩子们谁发明的钟表,以及怎么想出来的。同时,对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属性;对钟表的发展沿革、种类、优缺点等等,都作了通俗易懂的阐释,让孩子们读起来一点儿都不觉得枯燥无味。《时间的故事》不但向孩子普及了有关钟表的知识,加深了他们对时间
快点儿,快点儿!这都几点啦?我们没时间啦......孩子和大人对时间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在孩子的眼中,时间过得很慢,而大人却觉得光阴似箭,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你有没有好奇:这是为什么呢?时间转瞬即逝,却又无处不在。时间在时钟上,在手机上,在地球的转动中,在我们身体的变化上。......到底什么是时间呢?我们每个人所认识的
本书是一本独特的深空天体观测指南。在本书中,作者介绍了一种初学者也可以轻松掌握的深空天体观测方法:我们将从每个季节最亮的恒星出发,左转或者右转,通过其位置关系轻松定位自己想要寻找的天体,而无需使用复杂的坐标。本书的观测对象包括月球、太阳、行星以及数百种星团、星云和星系,书中使用了超500张星图和视场图对如何观测进行了详
云是最常见的天气现象,雨、雪、冰雹、雷电等天气的形成都和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云知识探秘科普丛书是一部介绍云基本知识、形成机理等的科普丛书,它不仅涵盖了气象学中关于云的理论,同时也延续了观云识天的科普主题内容,对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丛书创作过程中,作者着力将天气学原理做
本书选取位于我国西北部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针对变化环境下流域的极端气温、极端降水、洪水和枯水事件的时间序列等,研究其时空演变规律,识别其变异特征,辨识其非一致性,探讨其驱动力等,不仅揭示了区域水循环对变化环境的响应,而且对流域水资源管理、区域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和
本书是《图文小百科》系列作品之一,两位作者挑战用极小的篇幅和极通俗的手法来探讨宏大的课题:宇宙和艺术的创造力。作者用极其简练、生动、仿佛日本俳句的语言,配合巧妙的图像,以著名的哲学家、艺术家为例,为读者同步讲解了宇宙的诞生、生命的起源和人类创作的共通原理,并自然地引出出一个正能量的结论:行为产生结果,人类对自身的思考赋
本教材在内容体系上针对学生英语掌握程度而在课外教学材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由于教学改革和知识更新,教学内容需要调整,以适应当前教学需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本教材以概述(第1、2章)、原理(第3、4章)、技术(第5、6章)、分析(第7、8、9、10章)和应用(第11、12章)等5个环节为基本架构,但对具体内容进行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2003〕394号令)、《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为规范山体崩塌、滑坡、沟谷型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现场识别,提高识别精度和识别效率,最大程度减轻风险,制定本指引。本文件内容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总则、崩塌隐患识别、滑破隐患
全书共分为9章,其中绪论主要阐述工程地质学的任务及研究方法,工程地质学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等;第2章至第5章重点讲述地质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岩石、矿物、地质构造第四纪沉积物与地貌、地下水;第6章至第9章阐述工程地质问题,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等主要不良地质现象及其防治措施,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方法以及报告的
本书通过独特的视角,从流体力学角度出发,遵循气溶胶类感染物的物理传播特性,辅以计算模拟预测,分析还原了传染性气溶胶从感染者体内释放,到最终被吸人后在他人呼吸道内传输沉积的完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