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讲述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基本原理、系统构成、作业流程和行业应用,结合任务规划、外业航飞、内业成图等生产实践,重点探讨无人机航测外业数据整理规范、实景三维成果生产、裸眼三维测图、数据质量检查等技术方法和作业规范。同时,结合国家对空域和无人机飞行管控的相关规定,本书可为安全、高效、高质量航测作业提供技术支持。
本书基于AreGIS平台,融合最新技术进展,全面而系统地介绍WebGIS的台旺出原理、技术和应用。内容包括服务器端的公有云和私有云Web服务、要素服务、动态地图服务、栅格瓦块和矢量瓦块服务、三维场景服务、流服务、大数据分析、无人机和影像服务;浏览器端的应用模板、故事地图、Web应用构建器、Dashboard、三维场景浏
本书中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系统科学教授马克·马斯林考察了与全球气候系统相关的诸多议题,探究并解释了控制着地球气候的不同因素。
岩石物理学是研究岩石的各种物理性质、揭示这些物理性质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各种地面地球物理观察资料的解释、测井资料的地层评价和地质应用,以及矿山和环境地球物理等都需要岩石物理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知识。本书的特点在于系统全面的讲解岩石的岩性、储层特征、磁学性质、电学性质、声学性质、放射性等各种物理性质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注重基
本书分为5章:第1章给出了新疆高温天气过程的定义和等级划分标准;第2章至第4章分别给出了新疆高温天气、新疆单站高温天气过程和新疆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第5章为新疆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档案,简要描述了1961-2020年,新疆88场中等强度及以上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的实况和大尺度环流背景,列出102场新
《海洋文明研究》是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主办的“海洋文明研究”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本系列学术研讨会旨在配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倡议,关注蓝色海洋文明,推动海洋史学术研究。其会议论文之结集,收录了会上海洋史各相关领域的优秀成果。本辑收录有关论文18篇,涉及古代海洋观念演变、古代沿海海防制度与观念、中西文化
本书针对城市化下水文特性变化所导致的洪涝灾害与水污染频发问题,采用多学科综合分析方法,探寻了高强度人类活动下水文过程演变规律,阐明了不同下垫面下“四水转化”规律以及河流水环境变化特征。同时,以我国高度城市化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区为典型,综合考虑了城市区域陆-气交互作用,将中尺度陆-气耦合模型与城市冠层模块相叠加,探讨了城市
本书是对南海综合研究、区域海洋研究的一部专著,用数字地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研究成果利用计算机表现出来,可实现可视化及做各种运算、演示。全书分7章。第1章~第3章,主要是数字南海的GIS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系统的设计研制。以国内外收集的200余幅图件和水深地形数据为基础,制作南海海底地形模型和南海地形数据库。第4章
时间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是个神秘的存在。上学、玩耍、睡觉、吃饭、起床……时间对我们的影响无处不在,但我们却看不见、也摸不到它。在这本书里,我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绘本百科的形式为孩子们解答了关于时间的各种知识,从时间的诞生,到日、月、年的起源和认识钟表,再到生物钟、计时工具的发展演变、时差和时空
现代社会里,有一群以风为职业的人,他们一生都在追寻风、捕获风、研究风、利用风,他们称自己为追风人。随着全球人口的激增、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面临各种严峻的考验,其中温室气体效应尤为突出。为了化解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难题,追风人挺身而出,接受了一项代号为3060的神秘任务。于是,追风人小队整装出发,踏上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