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丁方教授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回眸以及对东方文艺复兴的展望。在寻找根基的溯源过程中作者全面分析了包括加洛林文艺复兴、15世纪文艺复兴及其各艺术流派(包括美术、音乐、戏剧等)的重要作品,全方位的指出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生原因、流变过程及深刻影响。丁方教授还通过对西方文艺复兴的深刻理解结合东方的文化特性为东方文艺复兴的到来给
·城市在分裂中独立发展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在摆脱了东罗马帝国的控制之后,在竞争中逐渐夺取了地中海跨国贸易的霸权,甚至反过来在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建立了免税贸易特区。·语言在分裂中高度分化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而在中世纪,法语、英语、意大利语逐渐取代拉丁语,在欧洲占统治地位。在这一背
本书记述了中世纪时期发生在意大利的另一场诺曼征服。11世纪,居住在法国的诺曼人因缘际会,来到南意大利,他们本来是雇佣兵,却逐渐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势力,在南意大利复杂的政局中不断壮大,终统一了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在12世纪建立了西西里王国。本书以罗贝尔·吉斯卡尔和罗杰两兄弟为中心,讲述了西西里王国建立之前诺
西西里王国建立之后一度是地中海区域的强国,深刻影响了意大利的政局,甚至派兵去海外征战。王国内则在宽容的氛围下一片繁荣。但是诺曼人的王朝前后仅延续了约60年,后在悲惨的境况中宣告灭亡。本书讲述了诺曼王朝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生动地描述了它与德意志、教宗国、拜占庭、十字军等势力的互动过程,展现了一个繁荣的中世纪王国如何在内忧
本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学理分析基础,首先从分析身份认同的概念内涵着手,揭示出民族认同建构中,存在着从二元对立困境到多元共存出路的认知模式演变。再运用欧洲民族认同建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具体历史表现作为例证,呈现欧洲民族认同建构变二元为多元、变对立为共存的欧洲历史发展趋势。由此说明建构民族的团结凝聚与民族
本书基于挪威的历史事实,涵盖北欧的变迁史,从挪威人的起源起笔,讲述了三十多位君主在位期间发生的精彩故事。其结构和一般的历史书籍有着显著的不同,书中详细描述了充满戏剧性的史实和场面,而对于制度的形成和普遍的社会现象着墨不多。对民族英雄奥拉夫·特吕格弗松短暂执政时期的描述占据了大半篇幅,因为在此期间发生了许多
宪章运动是英国议会宪政史和工人运动史的交叉。本书是在利用英国大英博物馆等处一批英国当时的报刊文献和几乎所有国外已有的相关著作的基础上写成。本书借鉴了法国拉布鲁斯学派的方法,研究了宪章运动作为一个群众运动发展兴衰的内在规律,研究了它以前的资产阶级激进主义运动的纲领对它的影响,研究了它发生的1830年代到1850年代英国的
《新编剑桥中世纪史》第三卷(以下简称第三卷)主要研究欧洲10世纪的历史。为了获得一个完整的景观,该卷从9世纪90年代写起,一直写到11世纪30年代(1024年),涵盖近一个半世纪,因此作者以漫长的10世纪来形容这个阶段的历史。翻译过程中,译者深切感受到著者的治学境界和撰写特点,也认识和理解了著者笔下10世纪的漫长的历史
这是一部以海明威和香奈儿作为故事主线的,20世纪法国上流社会的时尚风情史。本书从1921年开始到1971年结束,以时尚文学的方式记录描绘了这半个世纪里法国时尚文艺圈与欧美上流社会的诸多人物风情,海明威、菲茨杰拉德、香奈儿、让·巴杜等。书中涵盖了将近一百个法国、意大利的时尚品牌,包括高级时装、高级珠宝、高级
本书以福尔摩斯的故事作为引子,用60个案子细致考察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苏打水的制法到一顿早餐的价格,从大英帝国的粮食配给到全球的茶糖贸易,从囚犯的生活状况到女家庭教师的尴尬处境……如果说《福尔摩斯探案集》全景式地展现了一个令人着迷的伟大时代,那么这部书就是那个时代的穿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