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集解》是康雍间理学名臣张伯行的重要著作,成书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共14卷,白文约26万字。清以前,《近思录》已有叶采、江永等重要注本广行,张伯行以深厚的宋学造诣对《近思录》重加注解。《近思录集解》卷次安排,一如原编《近思录》,每卷标题与原编略有差异。每卷注解下,有总论文字,多沿袭叶采《近思录集解》。
《朱子学年鉴》是国家一级学会朱子学会的学术年刊,兼具学术性和资料性。本书可全面了解朱子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适合朱子学的研究者或爱好者收藏。《朱子学年鉴》(2014)直面全球化朱子学研究,积极发掘朱子学和儒学的智慧,广泛介绍全球朱子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相关信息,努力为朱子学及中国哲学研究者展示最为全面的全球朱子学研究图景。《
本书试图挖掘早期现代新儒家四位先生关于直觉问题的思想资源,梳理出直觉理论脉络,并以问题为中心,彰显直觉在达到形上智慧中的功用;力求为直觉找到真正的根基,在一个更加真实的立场中实现直觉与理性的辩证融通,彰显人性的真实性、丰富性和自由。
朱熹是中国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儒家思想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人物。陈淳是朱熹重要弟子,素称“闽学南传第一人”。本书是2014年10月朱子学会和漳州市朱熹陈淳研究会等单位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朱熹陈淳学术研讨会论文结集,收录论文57篇,内容包括朱子文化与当代道德建设、陈淳对朱子学说的传承与发展、朱子学研究的新方法
本书分为三章,内容包括:张栻生活的时代及其思想的发展、张栻经学与理学、张栻经学的地位和影响。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卓有成就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政坛大风——王安石传》主要分三个部分来表现其人生。第一部分写其执政之前的社会局势和王安石的成长过程,为王安石执政以及变法描绘广阔的背景。第二部分写王安石走上政治舞台,和神宗共同开始全面而深刻的变法,前后近八年时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文化等领域都进行了深刻的空前
《南宋理学与文学:以理学派别为考察中心》是作者叶文举对南宋理学与文学关系思考的总结。《南宋理学与文学:以理学派别为考察中心》主要是以理学派别为中心从南宋理学家的著述出发,立足于个案研究,爬梳、总结各个学派的基《南宋理学与文学:以理学派别为考察中心》学思想,分析他们文学活动的本质,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南宋理学与文学之
本书分为概论和内容及派别上、下两编,主要内容包括:何谓宋学;宋元学案;宋学之起因;宋儒对于孟子之态度;宋学至以地名派者;宋学之以新旧名派者;仁学之内容及其派别;性学之内容及其派别等。
程朱理学是中国哲学史和教育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论文文库:宋代程朱理学官学地位研究》一书中,围绕着“程朱理学如何从一个地方学术派别成为国家正统官学并能保持700多年的正统地位”这一问题,主要从教育史的视角,在宋代教、学、政三者之间互相交织影响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分析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