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美国大选观摩日记》是美国驻华使馆2012年邀请我国学者和媒体各一人赴美观摩总统大选活动后,两位作者观察2012年美国大选的日记式思考记录,从中展现出两代学人甚至两代中国人对美国的感受,这种异与同主要在于中国发展给了两代人不同的思考背景,但在2012年,两个人对美国的思考和对中国的信心可以说达到了某种程度的一致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从·政府治理与改革系列·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中文修订版)》围绕社区公民治理这一议题,对公民治理的发展历程作了回顾,并概括了其价值基础、实践原则和不同类型政策导向等环境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淋漓尽致地阐释了公民治理中的公民、代议者和公共服务职业者这三个关键角色的功能.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美国与中国的133个不同》采用对比的手法,把美国和中国放在一起介绍,这种比较,不是那种有比较才能鉴别,为了鉴别好坏优劣所作的比较,而是为了容易说明问题,采用的一种方式。这种比较,恰似比较两个不同人种,旨在说长相不同,如肤色、发色、鼻子、眉眼、脸型等,而不是要说也不能说白人比黄人好,或者黑头发黑眼睛比金发碧眼好,因为这
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短短的80年时间就迅速崛起、崛起之快、崛起之成功让人不能不为之惊叹。美国是如何崛起的?是什么因素导致美国成为既繁荣又强盛的国家?不同学科的专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本书作者通过对1865—1945年这80年的美国历史包括经济史、政治史、外交史、军事史、法律史和思想史的史料梳理,采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
本书以北极原住民--因纽特人为中心,从自治运动、经济活动和社会问题、北极治理等四个方面研究北极原住民的生活实态以及全球变暖对其生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如何与北极原住民合作,参与到北极的治理和资源开发与利用。
《苏振兴集(精)》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著,苏振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的拉丁美洲研究专家。本书收入他近年来发表的研究论文20余篇,内容涉及拉美经济研究,拉美政治、历史研究,中国和拉美关系研究,美国与拉美关系研究等,反映了他在拉美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有重要的出版价值。
《陈芝芸集(精)》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所著,陈芝芸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本书收入他近年来发表的研究论文39篇,内容涉及:拉丁美洲经济与中拉关系,墨西哥的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墨西哥的金融危机、通货膨胀及自由贸易区问题,墨西哥的农业与农村发展,墨西哥的能源政策,墨西哥历史与中墨关系等,反映了她在拉美研
一娴时评的第一个主题是华人。2012年以来她所撰写的时评,或是标题上出现华人,或是内容谈论华人。为华人立言,不仅是身份使然,更是使命使然。华人来到美国这片土地,立即会对“我是谁”这个最简单的问题产生最深刻的困惑。网上流传一个笑话:“进校门的时候被门卫拦住,居然连续问了我三个哲学上无人能解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
美国弗兰克·古德诺编著的《政治与行政--政府之研究》的目的旨在说明,法律规定的正式政府体制与现实的体制并不总是完全一致,尤其是从美国当前政治现状的角度来考虑,情况更是如此。本书还力图指出,为了使现实的体制与作为正式体制基础的政治理念之间相契合的程度比目前更紧密,我们应该对美国正式政府体制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本书包
《拯救社会保障:一种平衡方法(引进版)》是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Diamond关于社会保障的代表作之一。适于以社会保障为专业研究方向的广大经济学学者及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