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冶通鉴》是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规模空前的史学巨著,由宋神宗取意“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亲赐名。全书卷帙浩繁,共294卷,记载了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计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方面的重要史实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出发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远古神话、历史文化、历史人物、建筑古迹等各方面最为读者关注的中国历史常识,呈现出一幅幅文明传承、朝代更替的历史画卷。
《中国文化史(套装上下册)》共分三编:一编自远古至两汉,是为中华民族本其创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构成独立文化之时期;二编自东汉至明代,是为鳊文化输入中国与中国固有文化由抵牾而融合之时期;三编自明代至民国,是为中印两种文化均已就衰,而远西之学术思想、宗教政法依次输入,相激相荡而卒相合之时期。
《中国史(套装上中下册)》洋洋一百二十多万言,叙述中国从远古到清末的历史,规模宏大,波澜壮阔,梁启超赞扬《中国史(套装上中下册)》“成一家之言”,可谓实至名归。作者“注意于民族之盛衰,国家之兴亡”,并以此为线索,贯穿全书,其独特的历史分期方法不但使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赫然清晰,而且立刻使中国历史活了起来,几千年的盛衰兴亡
《白话本国史》*名《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是吕思勉先生所为写的*一部通史作。1920年12月,拟定写作序例,至1923年完成*书的编撰。1923年9月,《白话本国史》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发行,并一再重印,成为20世纪23年代发行量很大的一部中国通史。1931年,吕先生应商务印书馆的要求,对第三篇*一章“南宋和金朝的和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作为我们民族根和魂的中华文化,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赋予中华传统经典以新的时代内涵。 为了让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吸取蕴含在中华传统经典中的丰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智慧,人民日报海外版精心编写了本书。全书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精)/民国首版学术经典》为梁启超涉猎东西方史学著作,结合中国史书的过去和现状,系统整理,专门讲演,条分缕析,言简意赅,有理论,有方法,有例证,有判断。《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不愧是中国近代史学的名著。本书的出版对读者了解东西方历史有好的参考作用,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梁启超的读书见解。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研究论丛》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主办的学术集刊。集刊以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历史学、哲学、文学、政治学等学科范围内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研究都是集刊的关注对象,以收录原创学术论文为主,并开辟书评、学者访谈、名家随笔、史料汇集等专栏。其中,书评,欢迎对经典著作、新出著作等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书籍的深入
《千百年眼》是一部史论随笔的合集。全书十二卷,上起远古,下迄明季,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科技和许多为正史所不栽的逸闻轶事。本书对《千百年眼》进行了权威注释,书中记述具体,议论新奇,体现出作者读史“不为苟同”的风格。又大多言之有据,有些见解确如邹元标《千百年眼序》所说,“起古人相与论辩,亦必心服。”
《中国文化史》约一百余万字,“每编分章分段,紧接于段落后必附引经史、诸子百家语,以及现代中外学人的谠言伟论,藉供读者的彻底了解。书中所纪俱系前言往行,简精扼要,而尤在援古证今,以今鉴古,期能于历史典章制度因革源流,得以明其得失匡其谬误,而后折衷至当,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