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书谱序》注释”“《书谱》之谜”“虔礼其人”“要点评述”“《书谱》墨迹欣赏”等。
本书以黑白两色构成的书法艺术为研究对象,就书法艺术审美展开研究。第一章从理论层面对书法艺术进行全面解读;第二章就书法艺术的思想基础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索;第三章对书法艺术的美进行多层面的诠释;第四章就书法艺术中的审美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第五章落脚到方法层面,对书法审美的标准、原则及方法进行阐述。本书从理论到方法,对书法艺术
《衡方碑》全称为《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刊刻于东汉建宁元年(168年)九月,一般认为书丹者是朱登。其字体方拙朴实,以拙取胜,间架稳实厚重,如虎卧阙下;笔画端正粗壮,笔笔如磐石,折角棱条分明,有严峻之态;章法行密字满,平正之中有欹斜之变。
《丁丑劫馀印存》原谱是集浙西丁、高、葛、俞四家所藏明清以来二百七十三位篆刻名家,一千九百余方印作,汇拓而成,堪称流派印谱之王。一九三九年成谱二十一部,每部四函二十册。今以松荫轩所藏“拓”字部属底本,编属五册,原色影印,并详加考释,以饗同好。
『书圣』王義之的楷书被人们奉为『神品』,但因没有大楷传世,所以历来没有翔实的王体楷书分析,这使人们对其楷书的认识、学习和推广受到了局限。本系列『无缺字放大本』字帖旨在以济实用,收入王羲之的五种重要的楷书:《乐毅论》《曹娥碑》《东方朔画赞》《黄庭经》及《佛遗教经》,考订、遴选善本,次全部放大为宜于分析、学习的标准大字;次
《王铎四题》为艺术史研究著作。作者一直致力于研究明清书法篆刻史,其中,关于王铎的相关研究至今已有15年。本书所收录的四篇文章,写作于不同时期。作者依据新出现的图像、文献资料,对之进行了增补与修改,为读者学习和了解王铎的书法提供了详实且生动的文本资料。在本书中,作者除了对王铎本人的书作、刻帖、手稿、信札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书法是书法家人格的外现,包括了书法家的学养、性格、世界观和价值取向,邱其宁的书法以颜、柳起蒙,有所依样,法度严谨,多家杂糅,意味独特。《邱其宁书法集》收录了邱其宁毛笔书写的篆书、行书、行草、隶书、楷书字体的中国优秀传统诗词、现代诗词、名言警句等。
《中石书古文辞》是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的一本作品集,书体为行草书。本书所写内容是唐宋经典的古文,共6篇,部分还被现在部编版的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用,具体篇目分别是:唐王维的《桃源行》,宋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和《桃花源记》,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宋欧阳修的《秋声赋》和《醉翁亭记》,均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古文。单从文字内容的角度来
《近代书法林品藻录》是书法名家王家葵先生书法评论作品,以司空图《诗品》为纲目,选出一百二十位1900-1999年间去世的书法家,根据其书法风格,人物性格,职业特点,归为二十四品,每品五人,前有小段序言,叙说甄选其人原由,及对此类特点的说明。接下来,每位书法家单独占一条目,每一条目由开篇、正文、图片三部分组成。开篇采用浅
《大唐三藏圣教序》,简称《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写。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集王圣教序碑刻立于唐咸亨三年(六七二),碑通高三五零、宽一零八、厚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