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下辖东昌区、二道江区两个区,通化、柳河、辉南三个县,代管集安、梅河口两个县级市,自然资源异禀,钟灵毓秀,历史文化悠久,意蕴深厚。它是吉林省东南部中心城市,属东北东部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享有中国医药城、中国葡萄酒城、中国钢铁城美誉。本书是由吉林省通化市委宣传部委托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展开对通化地区的历史文
印迹
《蜀學(第十四輯)》主要内容包括:“中心一邊缘”的“天下”格局與巴蜀早期的對外關係、灌縣“蜀學”傳承概述、揚雄《琴清英》的樂府學價值、揚雄儒家文論觀的特質、一一以《法言》為中心、王褒對《文心雕龍》成書的貢獻、東坡精神的當代詮釋、宋代蜀中著名理學家傅耆考述、宋詩僧北硐居簡故廬考、南宋秦九韶《数書九章》在世界數學史上地位芻
本书是一部反映明清时期闽台关系的档案文献图片集成之作。全书以中国第*历史档案馆所藏明清时期宫廷所存涉及闽台关系的各类官方文献为基础,配以相关的历史图片,以时间为脉络,从治理经营、科举教化、整饬营伍、协力御敌、变革自强等多方面,为读者展示了明清时期闽台两地的诸多情况,还原那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便读者准确能够清晰了解时
集刊内容:以北京历史研究为主,兼及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的探讨,及时介绍国内外有关北京历史的新研究动态与前沿成果。集刊定位:以北京历史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学术集刊,北京历史研究成果的专业化发布平台,推进北京历史研究走向更高水准的重要载体。研究领域:史学理论与方法、政治、历史地理、城市文化、经济、社会生活、艺术、考古、人物等。主
黑色的国王
《古今之变蜀学今文学与近代革命》分以上中下三篇考察廖平、蒙文通以来的蜀学与今文经学革命。上篇晚清蜀学与经今文学的另一谱系试图通过廖平先生的《今古学考》揭示近代中国学人心智的巨大变革;中篇中等社会的革命意在揭示辛亥革命的实相,及其与蜀学认同的关联;下篇诸子合流与素王改制试图探讨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的内在关联,以及寻找一条弥
湖北通史(先秦卷)/荆楚文库
本书为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数十篇有关山西区域社会史的论文中辑出。书分六辑,分别从区域社会史的理论与方法、山西的水资源问题、剧本图像研究、实践田野、个体生命史以及山西大学校史几个方面对山西的区域社会史进行解读和剖析,既有整体的宏观把握,也有聚焦的细节分析,具有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清李鸿章撰,吴汝纶编录。据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刊本影印,二十卷。是书以李鸿章的大量译署函稿选编而成,上起清同治九年(1870年)八月,下迄同治十二年(1874年)八月,所谈涉及天津教案、中日琉球之争、中国少年留学等涉外政事及众多历史事件,内容颇具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