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着眼于战国秦汉土地制度史研究的发展状况,以百年来先秦两汉土地制度史研究为线索,考察近代史学在中国的产生、嬗变,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和确立的过程。书稿首先按照研究发展的时间和阶段性特点,概括了20世纪中国土地制度史研究的三个阶段:发端期(1920年代)、发展转向期(1930、1940年代)、深入开展期(194
本书是黄宗智在已出三本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和思考,共三编,第一编在舒尔茨、博塞拉普的理论基础之上,从纵向的历史视角,探讨和分析了中国的隐形农业革命;第二编以大量的研究数据作为理论支撑,从中国“半工半耕”的小农家庭、农业发展动力、大豆生产等方面,研究中国新型农业的基本特色;第三编在美国农业模式和“东亚模式
《基于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生态农旅产业耦合系统机制研究》建立了一个基于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农业耦合发展的产业系统,进而利用此系统达到产业系统整体的社会效益大化,实现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产业资源配置动态优化,并刻画不同类型资源(诸如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原始资源与二次资源)和不同类型污染(诸如不同衰减速度、不同环境容量)对
本书是关于海外公共安全与合作的第二本报告,包括总报告“2020年中国海外公共安全与治理合作”,对2020年海外公共安全与合作的发展状况、具体形势、面临挑战以及政策建议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综合篇包括海外公共安全中的法律问题、海外公共安全中的危机管理、海外公共安全的综合形势与地区比较、“一带一路”建设与海外公共安全新挑战等进
本书全面回顾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系统总结了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农业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内容包括:农村改革的背景、农村改革已取得的成就、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转折、农村土地制度建设、农村财产制度建设、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建设、农村市场制度建设、乡镇企业制度建设和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综合
2009-2018年是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10年。这10年,河口区倾力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建设绿色基地,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以市场为导向,把握消费发展趋势,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重发展需求收入弹性高、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业。在产业组织方面,扶持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鼓励兼并
《乌江流域生态渔业发展研究》首先阐述了乌江流域渔业生态的历史发展,然后对乌江流域鱼类结构、群落以及鱼类资源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渔业的基本理论和育苗创新技术进行了研究。为了让生态渔业养殖获得更进一步发展,《乌江流域生态渔业发展研究》还对渔业养殖的疾病防控技术进行了讨论,最后根据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以及实际生
瑞士有机农业研究所和IFOAM国际有机联盟自2000年开始开展对全球范围有机产业发展的调研和数据统计与分析,目前已连续20年发布“世界有机农业概况与趋势预测”。随着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不断增强,许多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认证机构、社会组织、有机企业和相关媒体纷纷转载和引用。为了将有机农业和有机产业年部报告尽快翻译成中文并
本书从关照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和关注世界社会制度模式演进的研究热望出发,以大历史的视角与社会—经济史的先进研究方法,来对人类发展史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大英帝国的一段发展史加以分析研究。本书独特的选取了1500—1800年期间,英国封建庄园经济解体,农业土地资本主义逐渐兴起的一段历史。通过对这一阶段历史进程中英格兰广袤乡
受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约束,小规模家庭农业经营将长期构成为我国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因此,如何实现小农户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便构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议题。本书基于农业治理的视角,围绕农户、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分析了小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及服务主体的经济社会特征、互动及合作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