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1461-1527)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祝允明的科举仕途颇为坎坷,七试不第,遂绝了应试的念头,以举人选官,正德九年(1514),授广东兴宁县知县,嘉靖元年(1522),转为应天(今南京)府通判,旋称病还乡。祝允明擅诗文,工书法,名动海内。他与唐寅、文徵
吴颐人先生的书法作品独开生面、自成一家,他将篆隶行草等字体元素、技法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形成了他奔放、率性而又别具一格的汉简书风。在此集中,吴颐人先生首先对古今简牍出土概况进行了梳理,并对汉简书法的艺术价值进行了阐述,本集收录了吴颐人先生的汉简书法七十余幅,内容涉及诗词、楹联、匾额题字等书法作品,其书结体有法,通篇一气呵
《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由陈振濂先生主编,拟分三编出版,总量预计在150—200种之间,基本涵盖国内外珍稀印谱。每编各分专辑渐次推出,每辑10—12种,采用通代混编的方式。每辑均含古铜印谱、明清名人印谱、近代学术印谱三大类,并穿插其它特色印谱。选取印谱时,注重原谱的文献价值。所选印谱均保留完整原貌,不任意删减,以存真貌
“名家真迹法书集”系列的书籍均选用传世书法家的真迹,采用高清扫描,最大程度地再现原作的精神面貌。本系列书籍,每分册皆选取一位书法家、一种字体、具有代表性书法作品5—10件。每个分册一方面展现了每件作品的整体面貌,另一方面也原大呈现了作品中的所有字迹,使读者既能把握作品的整体气息,又能进行有效的临摹学习和细节欣赏。此外,
响应十九大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向海内外宣传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特别是书法文化。此书以长安和敦煌以及“丝绸之路”沿线的遗址、历史人物事件为线索,贯穿、展示从周秦汉唐中国书法最辉煌时期的盛况。中英文对照,图文并茂,突出图版的艺术性和冲击力。图版主要是书法名作图版,但以场景、实物和风光为线索贯穿。书法图
本书共分为8章,从学习字体设计的基础知识入手,系统介绍了字体设计的起源和发展、原则和规范、方法与实践、创意设计、编排、应用等基本理论知识,再结合大量的前沿案例深度解读,梳理字体的设计流程,以达到强化专业基础训练的目的。每章除了基础的案例分析外,还设有相关案例的专题拓展及思考练习。本书在讲解角度与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胆
书稿共分十二章,探索书法的源流与本质,介绍中国书法的技巧构成,梳理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脉络,并从楷书、行书、隶书、篆书、草书等五大字体分别研究中国书法的艺术特质。在写作思路、体例安排、文图选用上力求立足于对传统书法艺术的深入继承,体现中国书法的艺术品位。
本书汇集了百余位来自全国各行各业基层一线的书家入展作品及创作感言。这些作者都是长期工作、生活在全国各地基层一线的书法家,包括新文艺群体、石油工人、电力工人、山村教师、基层乡镇干部等,有着较广泛的代表性和示范性。他们的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格调清新、风格兼容,基本反映了当前基层书法工作者的创作水准和艺术倾向,也较为真实
本书结合相应的实例,详细地讲解了字体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字体在段落、特定版面中的具体应用,以及特定版式的编排方法等内容。本书的编写基于对设计规则的解说,涉及的具体方法会分步骤讲述,对于特别注意的细节性问题也单独提炼出来,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字体与版式的设计方法,并指导设计实践。本书将字体设计设置为认识字体、了解字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