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广意》,又名《推拿广意》《幼科推拿广意》,清代熊皮雄辑撰,陈世凯重订。约成书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是现存较佳的一部清代儿科推拿专书。《小儿推拿广意/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三卷。卷上总论推拿之理、儿科疾病诊断方法、推拿手法,并附图80幅。卷中分述各种儿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以推拿疗法为详;此外,还列举了“少
《医学辩害》12卷,日本江户前期医家宇洽田(云庵)撰。《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综合29:医学辩害》共190论,作者针对历代名家有关阴阳、五行、脏腑、诊脉、气味、疾病、洽法、方剂、摄生等方面论述的内容,凡世有所惑,则以《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为依据,加以辩正。或辩后世医家所论医理之偏颇,或辩医经注释之谬误,
《得心集医案》,六卷,清代谢星焕著,成书并刊行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全书载案250余则,卷一列伤寒3门,卷二列虚寒4门,卷三列便闭7门,卷四列冲逆4门,卷五列产后1门,卷六列痉厥2门,凡21门。各门先列医案,后附所用方药,各方在方名下叙功用主治、组成、制法、服法等,间叙答问、述治,每门后或附《一得集》治验数则。《
《琅嬛青囊要》,清·陈太初编撰,成书于清嘉庆九年(1804)之前,共4卷,前3卷皆为医论,涉及内、外、男等多科疾病的病机和治法,共载医论98条;卷四为方论,载方共321首,其中秘方83首。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九年(1804)抱兰轩刻本为底本。
《食品集》二卷,明·吴禄辑。《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48:食品集》收载食物349种,分为谷、果、菜、兽、禽、虫鱼、水七部。每种食物述其性味、有毒无毒、食疗效用、使用宜忌、烹制诸法等,间或载有形态、生境、食俗、前贤论述等。卷末附录收载与食物相关的药性理论十八则。本次整理以明代嘉靖丙辰年(1556)序刻本为底本。
《教你了解针灸治疗》结合编者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介绍了针灸治疗的基础知识,包括针灸治疗的发展、针灸治疗常用疗法和工具、人体主要穴位等基本人门知识。同时引导读者了解和明确临床针灸治疗的流程:治疗前的准备、治疗中的配合和治疗后的注意事项等内容。此外,《教你了解针灸治疗》还介绍了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以及常用穴位的日常保健方法。
本书系统介绍了黄兰魁行医50余年来的临床经验,围绕300余种疾病,讨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和辩证论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本书精选了大多患者必定遇到的多个生活细节进行逐个解答,比如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本书最后告诉读者,治病必须求本,只有找到疾病的根源,对症施治,疗效才能又快又好。
《中医继续教育系列教材:傅氏秘灸》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三部分。上篇为基础篇,重点讲述灸法的历史沿革、灸法功效、灸法适应证、灸法禁忌、灸用材料、常用灸法、灸法操作、取穴方法以及灸疗常用穴位等内容。中篇为治疗篇,重点讲述内科、外科、妇科、伤科疾病的辨证分型及常用灸疗方法。下篇为傅氏秘灸篇,详细介绍傅氏秘灸的发展源流、理论基
本书分为认识艾灸疗法、巧用艾灸,调节身体亚健康、灸法最擅长治疗的病证、灸出好身材,再现好气色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艾灸疗法;灸法的种类;艾的鉴别和灸具的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