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在明代书画艺术上取得的成就非常巨大,书法上有明人*之誉。他诸体皆擅,尤精于行书和小楷,而书坛上公推其小楷成就*。从书风渊源上来看,文徵明继承的是元人赵孟的体格,追溯晋唐诸家,将魏晋唐诸家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格调。其书笔画精细,字体工整而秀丽,法度从容而严谨,风格清劲俊雅。
柳公权(778-865),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本册书稿包含柳公权传世小楷名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人。自幼聪颖,家学深厚,书画艺术造诣极深。赵孟頫在书法上,诸体兼擅,特别是楷书笔法圆熟、结构精道,世称赵体。 本册书稿包含赵孟頫传世小楷名帖四篇:《无逸》《闲邪公家传》《卫宜人墓志》《大元敕藏御服之碑》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北宋著名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其小楷笔画糅宋人意韵,常有行书笔意,结字介于行楷之间,笔法精练。 本册书稿包含米芾传世小楷名帖二篇:《离骚经》《千字文》
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文徵明在明代书画艺术上取得的成就非常巨大,书法上有明人*之誉。他诸体皆擅,尤精于行书和小楷,而书坛上公推其小楷成就*。从书风渊源上来看,文徵明继承的是元人赵孟的体格,追溯晋唐诸家,将魏晋唐诸家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格调。其书笔画精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号石斋。福建东山人,明代晚期重臣、书画家、文学家。黄道周天资聪颖,被称为闽海才子,其书法深受后人赞叹。他的楷书上师钟繇,较之钟繇的古拙厚重,更显得清秀飘逸,其楷书字体方正近扁,笔法遒劲,于古拙之中见轻巧,于质朴之中见清俊。其传世书迹有《孝经卷》《小楷金刚经》《嘉命辞卷》等。本书稿即
张即之(1186-1263),字温夫,号樗寮,历阳人。南宋书法家。他的书法*早得自家传,后又学唐人欧阳询、褚遂良和颜真卿等,再转师北宋米芾,继而延习汉魏碑帖,终成一家之体。张即之的楷书结构严谨、端庄,其传世作品有《佛遗教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字杜甫诗卷》《双松图歌卷》等。本书稿选择的是其小楷名品《佛遗教经》。
姜夔(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本书呈现了姜夔的小楷名品《跋王献之保母帖》。此帖历来深受世人崇拜,在书坛上具有极高的声誉。从此跋中叙述可知,书家对王羲之、王献之书法极为赞赏,并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该卷小楷作品以纤毫写就,全卷三千余字,字字如珠,一丝不苟,笔画俊逸,无一丝错漏和迟滞,生动自然,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人。自幼聪颖,家学深厚,书画艺术造诣极深。赵孟頫在书法上,诸体兼擅,特别是楷书笔法圆熟、结构精道,世称赵体。本书稿呈现了其小楷名品《高上大洞玉经》和《汲黯传》。《汲黯传》在继承唐代小楷书写笔意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特色。用笔横细竖粗,字形稍扁,状如算子,使整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