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70年始,针对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的综合治理和农业发展,国家组织过一场长达28年的科技大战役。由于战役的巨大成功,推动了我国涉及20个省市、3.8亿人口,4.7亿亩耕地的低产田治理工程,为结束我国千百年缺粮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该成果获“l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本书是参加该战役的首席科学家写的一部回忆录
本书分教师生涯、欢庆八十、幸福家庭三大部分,通过近270张照片,回顾主人--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剂学专家陆彬半世纪的教师生涯,介绍其从事药剂学教学与科研的简历与主要成果,以及在教书育人(特别是带教研究生)方面取得的成就。
《重新发现平湖:媒体眼中的平湖20年》新闻特刊发表后,在社会上去的了较大反响。《重新发现平湖:媒体眼中的平湖20年》拟将此特刊与相关深度报道汇编。平湖街道20年的转型发展与变迁,响应中国城市化转型的大背景,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微观记录与分析。
群众上访,与我国改革开放伴生伴长,改革深入到哪里,上访就跟进到哪里,改革进入深水区,深层次的上访问题也就出现了。改革拿计划经济体制开刀,必然触及一些社会层次、群体的切身利益。在全社会民主法治意识逐步提高的大背景下,改革动到利益这块蛋糕,没有人会无动于衷。群众上访,就是面对自己的利益而不肯沉默、不接受摆布的必然反应。作者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历史价值与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把人民的利益看做高于一切,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才能有生命力。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更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是否真正了解人民的疾苦和需求,是否能真实地面对现实条件下人民利益的诉求与发展方向,将决定我们执政党能否肩负起伟大的民族复
全书围绕1921年至1922年孙中山在广州建立革命政府,当选为非常大总统,为统一中国,建立北伐大本营、出师北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展开当时中国军政舞台上错综复杂的斗争,特别是孙中山与陈炯明之间既合作又斗争,直至最后孙、陈关系彻底破裂,孙中山倡导的以武力统一中国的北伐事业和陈炯明追求的以“联省自治”统一中国的行动均告失败。
如果说,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是用思维活动与这个世界匹配,并因此与这个世界相连的话,那么,中国科技知识分子群体,则是一群用行动,改变这个世界的人。罗阳们的人生观具有中国儒家传统底色。我灯丁可以把科技知识分子的历史,当做中国进步与强大的前言来读。他们比历史上许多政治家和哲学家更有力地展现了实干兴邦。战时的英国,为了节
王爱平主编的《情系民生(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民政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纪实)》以纪实的方式,客观真实记录了四川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民政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中不寻常的历程,展现抗灾壮举和巨大成就,表现其可贵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为民政部门开辟美好未来提供借鉴。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
《星在旅途:环球时报环球旅游周刊集萃》为《环球时报》旅游周刊创办六周年的纪念文集,精选了旅游周刊2011~2013年游踪专栏的52个人物专访。作者均为该报专职记者,全书约18万字,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环球旅游周刊游踪专栏主要以文体明星及企业领导人为采访对象,向读者介绍他们各自的事业成就及旅游经历,着重发掘人物在旅途中的
这本名为《粤侨先锋》的纪实文学作品集,以讴歌海内外乡亲的爱国爱乡思想为主线,描绘了他们当中起先导作用的优秀代表人物,记录了他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在开展中外友好往来中留下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