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作。此书是语录体文集,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以“仁”为本的核心思想,奠定了中国儒学的哲学体系基础。
《国学经典丛书》首次推出了30个品种,包含经、史、子、集等各个门类,囊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该丛书以尊重原典、呈现原典为准则,对经典作了精辟而又通俗的疏通、注译和评析,为现代读者尤其是青少年阅读国学经典扫除了障碍。所推出的30个品种,均选取了当前国内已经出版过的优秀版本,由国内权威专家袁行霈、唐明邦、赵逵夫、王兆
《孔子的故事》将孔子广为流传的事迹依时间顺序聚在一起,有原文、有解说、有相宜的画页,汇编成册,是第一本关于孔子的彩绘书。简洁、直观、晓畅,把孔子的一生艺术地呈现了出来,也表达了儒家的基本文化价值,便于普通读者阅读、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鬼谷子》历来亨有“智慧禁果、旷世奇书”之称,由于其在古代社会政治上的真知灼见和在功业上的谋略才智,使其具有指导后人为人处世、从政经商的深远意义。本书通过原典、注释和译文三个板块将《鬼谷子》一书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同时通过“解析运用”这个版块,对鬼谷子的精髓联系实际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让读者能够直接而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首创语录之体,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
《四书改错(上下)/历代文史要籍注释选刊》由清初毛奇龄撰,凡22卷,分32门。毛奇龄反对朱熹的理学,他的作品如《大学问》、《中庸说》、《论语稽求篇》、《四书剩言》、《婚礼辨正》、《周礼问》等有大量批评《四书集注》的文字,后由其弟子收集成书,罗列他认为的朱熹《四书集注》注释的错误达451条,是历史上批评《四书集注》最为严
由朱高正著的《易传通解(上中下)》是供一般读者学习的一部《易传》的现代解说本。《易传》,即《周易大传》,是《周易》经文的传,也称“十翼”。作者从弘扬传统文化的主旨出发,认为《周传》所体现的太极思维就是一种整体思维模式,它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无论诗文、兵法、中医、围棋、太极拳,以及其他等等,它透过卦爻符号,即六十四卦与
儒家文明论坛
自近代西方学术体系引入中国以来,儒教、孔教是否是西方话语里面的“宗教”问题,一直争论不断。《儒教的现代传承与复兴》作者认为,在这些争论过程中,人们最常犯的毛病,就是以二元对抗思维模式简单地以“是”与“否”来回答。其实,历史上儒家的“教”不仅仅是狭义的教育之教,更有教化、宗教的含义。《儒教的现代传承与复兴》梳理了近
虞氏易学是汉代易学的代表,保留了先秦易学的体例,自宋明以来,多为学者所重,历代易学大家均有研究,尤以李翊灼先生的成就为最。是书体例完备,注释详明,旁征博引,最为精当,是研究汉代易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本次出版,采用宣纸线装,全二十卷,一函六册,适合于读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