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张执浩主编的一部诗歌读本,本书是2019年第3辑。《汉诗》以展示国内年轻新锐诗歌力量为主,作者不以名气定,而是看其是否仍然具有旺盛的写作活力,是否在诗歌写作的前线。本书分为开卷诗人诗选本翻译批评等章节,另外还有诗人故事和精短美文。力图全面展示诗歌从写作到批评的各个生成过程。本卷的作者有尹丽川、百定安、李以亮、霍俊明
李清照的词、诗和文,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廊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位置。《李清照集校注》对其作品做了认真全面的整理,细致注释,附录翔实的资料和年谱。自我社出版以来,得到了读者广泛的肯定和推崇,曾重印数次,已经成为李清照集的经典读本。今列入“中国古代名家集”丛书,做了一定的修订。
《词律考正》是《词谱考正》的姐妹篇,是对清代学者万树词谱学名著《词律》的一个全面的校正、注疏和图谱补拟。《词律考正》的考正主要是:一、对词调同异的辨析。二、对词调细节的辨析。这里包括(1)对原谱句读不当的纠正。(2)对一些原来分段存在问题的词调的考正。(3)对一些平仄舛误的考正。(4)对一些韵脚的考正。(5)对一些极为
围绕《三国演义》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曹操、诸葛亮、关羽、刘备,根据可靠的史料,经过分析判断,对《三国演义》中的历史虚构之处进行梳理,揭示《三国演义》塑造典型人物中的历史虚构。
为东北民俗所滋养同时作为东北民俗一部分的东北喜剧,从.300多年前走到今天,从二人转走向东北喜剧小品和影视喜剧,东北地域文化因子始终或隐或显、或浓或淡地在其血脉中流淌。《东北民俗喜剧的文化传承》在厘清东北喜剧中核心文化因子的基础上,着力分析这些文化因子如何在东北民俗喜剧中获得传承;同时对当下东北民俗喜剧的文化生态和文化
能够恪守从经验实证到理性思辨的方法论原则,以《诗经》礼制类诗歌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诗经》与先秦礼制相融互渗现象的深入考辨,探寻《诗经》的创作、结集、传播历程与先秦礼制的生成、定型、流变历程之间的共生互动关系,探究华夏诗礼文化的历史内涵、生成机制、传播方式及其流变规律,发掘其在当代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的独特价值,在一定程度
《汉诗?他伸手摸到了垫床的稻草》是一部诗歌读本,由武汉诗人张执浩主编,其内容以展示国内年轻新锐诗歌力量为主,作者不以名气定,而是看其是否仍然具有旺盛的写作活力,是否在诗歌写作的前线。本书分为开卷诗人诗选本诗歌地理等章节,主要作者有柏桦、江非、谈骁、邓方、戴潍娜、燕七、蓝格子、缎轻轻等人。既有诗坛大家,也有极具潜力的新锐
《诗人十四个》围绕春天意象与青春经验,用古诗词阐释友情、孤独、情欲、死亡、别离五种生命事件,渴求与接纳两种生命态度。全书根据这些主题分为七章,每章选择两个诗人,讲解其在这一主题下的文学样貌与诗人个人气质,并在两个诗人的对比中,呈现诗歌的不同解读,展现生命的矛盾性和可能性。 作者整合知人论世的学术方法和现代心理学的分析语
在中华几千年的传承中,留下了瑰丽的传统文化,唐诗、宋词更是其中翘楚,凝缩了古人的智慧与文化成就,流传千年却愈加隽永。为了让普通读者也能体会到诗词之美,美学大师蒋勋写出了自己几十年读诗词的感悟,从生命情怀与历史背景角度解读唐诗宋词之美。 蒋勋先生讲宋词,也讲宋词的来路与根基。按照五代、北宋、南宋的时间脉络,将李煜、冯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