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了无损检测方法及其在工程上的实际应用,重点阐述了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和渗透检测五种常规无损检测方法的理论与实际应用,并对声发射探伤、红外线探伤、液晶探伤和激光全息照相法等做了简要概述,同时介绍了每种检测方法的*新进展。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损检测、过程控
本书以金属材料为基体,以通过热处理改变材料性能为目的,系统介绍了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的原理、工艺、组织与性能变化。全书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力求理论正确、概念清晰,同时又注重可读性和实用性。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材料类、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精选了574种金属表面处理剂制备实例,详细介绍了产品的原料配比、制备方法、用途和特性等内容,包括金属清洗剂、除锈防锈剂、电镀液、化学镀液、切削液、抛光剂等绿色环保型产品,实用性强。本书可供从事金属表面处理剂生产、研发、应用等领域的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基础知识为重点,兼顾相关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系统讲解金属学基础、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钢的热处理、常用金属材料、常用非金属材料、机械零件失效与选材等内容。
这本书是世界贝氏体相变领军人HarryBhadeshia教授编写的Bainiteinsteel3rd的中译本,属于金属材料学术前沿的经典著作,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其原版第1版在20世纪90年代出版,第2版在2001年出版,第3版在2015年才面世,在第2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近15年来贝氏体钢方面的重要进展、纳米贝氏体钢的研究
本书介绍了钒钛新材料的性能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内外钒钛资源概况和钒钛产业概况;介绍了钒、钛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用途;介绍了钒原料、钛原料制备基本原理、工艺技术流程,以及新型钢材料、新型钛材料制备、应用和研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书共分5章,分别为金属的结构与结晶;金属材料的性能;铁碳合金;钢的热处理;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
《海洋柔性软管用高强度耐蚀钢组织和性能研究》介绍了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高浓度酸环境下海洋柔性软管用耐蚀钢研发方面的进展和成果。内容主要分为柔性软管用耐蚀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控制、氢诱发腐蚀断裂行为研究、不同腐蚀环境中腐蚀行为与机制研究等。其中,第1章为海洋柔性软管用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
随着微纳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集成度芯片、光电器件与系统等引发的热障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这种发展瓶颈对先进散热技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本书作者于2001年前后首次在芯片冷却领域引入具有通用性的液态金属散热技术,随后在国内外引发重大反响和后续大量研究,成为近年来该领域内前沿热点和极具应
本书的内容涵盖铝合金先进半固态加工技术、用于使用和测量半固态加工表征的详细工具和参数以及铝合金半固态加工技术的众多图例,完整介绍了固态加工的制浆、重熔加热、成型、热处理、以及模拟与计算等过程的理论与工艺。本书可供从事冶金、铸造、加工和材料等领域相关工作的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材料成形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