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续刊》第四卷,为《汉书艺文志集释》。《续刊》是一部史志目录汇集与整理的大型丛书,是《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的后续之作。
《台州古籍存佚录》是对于今台州地区历代著述的调查、著录。书稿依照传统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参照民国间项士元所纂《台州经籍志》之顺序,共著录5796种书,其中经部521种,史部1128种,子部1026种,集部3121种。比之《台州经籍志》新增了915种,并通过调查,确定有版本传世的有1850种。并附录台州古籍存世目录表、台州
该选题是2017年民文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本书稿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2007年10月第1次印刷版本为依据翻译。锡伯族古籍是锡伯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稿收录锡伯族书籍类、铭刻类、文书类、讲唱类古籍词条2338条。其中,书籍类661条,内容包括历史、宗教、家谱、民间
本书对德州区域内四所高校图书馆和德州市图书馆及各县区公共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22个大类进行归类整理,以书目卡片的形式予以揭示和报道。书中收录一切具有德州地域文化特征的、反映德州历史、地理、政治、经济、风土人情、名人轶事、古迹遗址等方面的文献。
本书分为两编。上编介绍了任继愈先生生平,并在对任继愈先生的著作进行整理、研究和分类基础上,做出书目提要,分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军事、文化、科学、教育、体育、文学等大类;下编介绍了任继周院士学术贡献,在对任继周先生的著作进行整理、研究和分类基础上,做出书目提要,分为经济、文学、生物科学以及农业科学等大类。
本书主要内容:章伯钧家人分别于1986年、2013年、2017年三次将其珍藏古籍捐给家乡安徽省图书馆,总计407部,3716册。其中明刻本居多,更有宋元明递修本及元刻本及名家手稿本等珍贵古籍。按我国目前的古籍定级标准,绝大部分都可列入善本,且其中不乏一级本、二级本。本书系专为此四百余部古籍而撰写的一部提要式书目,以客观
明万历年间,罗明坚、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来华,他们先后编纂了多本西学汉籍序跋及西学目录书,这些书籍的出现,反映了西学在明清之际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西人及西学的著述,数量上由少至多,类型上从单一走向多元的趋势。而本书稿即是对其中的《绝徼同文记》及《天学集解》等书的系统整理,因为诸书传本多在海外,此次的系统整理既便利了国内相关
本书精选上海图书馆藏宋刻善本60种,按照刊刻地点分为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四川等地区。每种善本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图版(包括原刻与修版),根据版式特点、字体风格、文本异同、避讳、文献记载判定版本时代、考订版本源流、区别版次印次差异,并揭示递藏经过等等。本次出版,是在2010年版基础上的修订,吸收了最新的版本鉴定成
本书是甘肃省藏文古籍文献目录的汇总,搜集、整理各类藏文古籍文献书目13000余条,包括敦煌、拉卜楞寺、武威等地收藏的藏文文献,以及近些年在甘肃民间发掘的古藏文苯教文献等。该书以文献的收藏地为框架,对每部文献的名称、作者、页码、创作年代、版本、文献完整度等做了详细的考证和记录。另外,敦煌藏文文献和甘肃民间收藏的苯教文献主
本书系安徽省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该馆藏1912年以前古籍21945条,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批校题跋、册数、存卷等多项信息。书后还编制有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